线上市场格局三分天下
2018年以来,中国家电市场整体面临的压力较大。一方面,居民购买需求以更新换代需求为主,且释放缓慢;另一方面,受政策空窗、经济放缓、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房地产遇冷等等外部因素影响,家电市场规模增长失速。
根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家电市场规模达到8104亿元,同比增幅仅为1.9%。其中,线上市场零售额为2945亿元,同比增长15.3%;线下市场零售额为5159亿元,同比下滑4.4%。
图表1:2017-2018年中国家电市场规模情况(单位:亿元)
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家电行业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市场化发展,已经开拓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尤其是线上电商市场,正凭着明显的价格优势、购物便捷度高等迅速崛起,取得了迅猛发展。
其中,2018年,生活家电由于自身的产品特性,线上市场零售额占比已接近六成,达59.1%;其次是洗衣机,线上零售额比重也超过四成,达40.4%;彩电、空调、冰箱线上零售额占比均在30%以上,厨卫最低,只有25.6%。
图表2:2018年中国各品类家电线上线下市场零售额占比(单位:%)
从市场渠道来看,目前家电线上渠道集中度较高,苏宁、京东、天猫三家已经占据了93.9%的市场份额。短期来看,线上市场渠道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仍将维持三分天下之势。
图表3:2018年中国家电线上市场格局(单位:%)
线下市场虽然受线上影响,整体规模虽然收缩,但仍是彩电、空调、冰洗、厨卫产品等家电销售的主流渠道。整体来看,线下市场仍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是线下的占比在进一步下降,2018年线下渠道占比为63.7%,线下市场全年零售额同比增长率为-4.4%。全渠道平台 苏宁、国美等在线下市场保持着大量的实体卖场,贡献了线下市场的很大份额。数据显示,2018年,苏宁、国美在线下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17.5%和9.0%。
图表4:2018年中国家电线下市场格局(单位:%)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线上线下两种渠道业态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电商平台纷纷布局线下实体店,而传统线下渠道也在尝试运用电商发展自身业务,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加速融合,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渠道局面。特别是在家电销售中,线上线下融合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以苏宁为例,率先完成线上线下全场景布局,并坚持线上和线下系统均衡发展,使其受益匪浅。2018年全渠道家电销售规模中,苏宁易购销售份额高达22.1%,领跑全渠道第一。
图表5:2018年中国家电整体市场格局(单位:%)
线上线下融合速度加快
当下,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店都在转变经营理念,线上线下融合的速度正在日益加快。对于家电零售商来说,实现线上对用户需求的捕捉与线下供需的有效对接,探索两个渠道间的融合与优势互补,实现线下+线上两条腿走路,将电商和实体店购物两方面的体验完美地融合起来才是正道。
首先,可以依托线上平台捕捉用户需求。现阶段,家电零售商的电商渠道不仅是一个产品销售的渠道和平台,而是应该演化为一个真正捕捉用户需求、与用户互动的大社区平台。零售商可以通过与用户互动洞察到真正的用户需求,并通过用户比较、购买等轨迹不断改善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
其次,要通过服务的优质化对接线上订单。对于安装、维修、配送、服务等方面有着较高要求的产品,无论是通过哪个平台下单,都必须要依托本地线下的服务。而这也正是区域家电零售商最大的优势所在。
第四,可以线上线下互相借势推广。分布在区域市场的实体店对于线上电商平台的推广非常有利,同样,也可以借助电商平台,实现对实体店的推广。
最后,线上线下可以实行差异化经营。区域家电零售商对电商的探索,不能只是把线下的商品和经营方式复制到线上,而是要形成各自的特色。比如线上注重价格优惠、购买便
捷、商品丰富等,而线下则提供售前导购、现场答疑、新品体验等服务,从而使两者良性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家电流通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提供者 屈庆 - 2021年1月27日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港股收评:恒指重挫2.55%,科技股集体回调,军工、券商板块大跌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1年1月26日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