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保险消息 2016年9月3日,由和讯网主办的首届中国寿险发展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供给侧改革——中国寿险改革与发展”。和讯网CEO章知方出席论坛并致辞。
尊敬的黄洪副主席、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和讯,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2013年以来,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中国整体经济结构陈旧,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越来越明显,亟待改革转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险业,作为中国金融体系重要支柱力量,却连续几年逆势增长。保费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资产规模和从业人数大幅攀升。保险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亮点,和改革转型的典型案例。保险业的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得利于坚持市场开放,得利于改革红利释放。
保险行业率先改革、率先发展,对整体国民经济转型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她肩负重任,要补齐社会保障短板、发挥社会稳定器功能,承担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职责,为改革大局保驾护航;其次,保险业也促进了金融市场完善,并在推动实体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保险业的深度和密度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她具备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以医疗和养老为例。2015年中国个人支付医疗费用达到1.21万亿元,占当年卫生总开支的29.97%。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为10%。相比之下,中国个人医疗开支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另外,我国养老保障体系高度依赖社保,企业和个人缴费负担过重。这些种种因素,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限制了个人消费的信心和能力。
我们相信,随着商业健康险和养老险的普及,以及当前保险机构对医养产业的大力投入,居民医疗养老后顾之忧将切实得到缓解。这样有利于为企业和个人减负,释放消费信心,推动实体经济增长。
时代的发展为保险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对和讯网用户的抽样调查显示,超过90%的网友对行业改革积极支持,并寄予厚望。其中,超过50%的网友对寿险的产品和服务抱有更高的期待。他们的关注焦点集中于:保险保障范围、保险价格、购买和理赔便利等方面。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还有待于在座各位行业精英的共同努力。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保险业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现在我们急需在已经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未来的改革之路。
近年来,保险业的快速崛起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部分企业偿付能力不足,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广泛存在,还有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和风险跨境传递等等问题。这些依然是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在各种风险中,险资举牌和万能险问题不断成为社会关注和争议的焦点。特别是万能险,带来了很多担忧,也引发了对保险业改革的思考。有一种观点认为,万能险偏离了行业发展主方向,冲击了金融理财市场,人们担心由此进一步引发金融风险。业内主流舆论则认为,万能险只是在资金使用端存在的具体问题,不能因此改变鼓励保险主体创新的改革方向。
作为媒体,我们密切关注行业焦点,欢迎开放和专业的讨论。今天,我们举办这样一场论坛,也正是希望集聚行业智慧,为中国保险改革与发展之路建言献策。
面对各种意见和声音,我们认为,对所有事件本身,都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习总书记评价改革的新标准。即"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两条来分析和判断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保险业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掌握的经验,应该得到肯定和重视。
实际上,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业内舆论达成了一些共识。这些共识包括:保险业主体综合经营和专业化、精细化并举仍是发展潮流;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鼓励企业主体创新依然是行业改革的重要方向,“放开前端,管住后端”也是应当长期坚持的监管思路。
当然,对少数触碰底线的企业和行为,监管自然应当出手治理,和讯也会肩负好舆论监督的职责,为保险业正本清源。但在支持加强监管的同时,和讯网也呼吁,保险业已经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就此走上了康庄大道。行业要发展,仍然要坚持市场化改革,鼓励创新,这样才能为保险行业的持续发展培育新动能。
也唯有如此,保险业才可能实现我们企盼的目标。就如保险业十三五规划所描述的,“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使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的重要渠道”。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