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前,35岁的吴财旺还成天游手好闲,在家中无所事事。现在他变得格外执着,试图去寻找一件事情的真相,因为他觉得这事太蹊跷。
8月17日,吴财旺在南昌市昌东镇长胜村村委会的一个角落里,意外发现了村子里大量已故人员的社保卡,其中包括吴财旺已故母亲和爷爷的社保卡。
吴财旺一问才知道,不仅仅是长胜村,附近的村庄乃至南昌不少村子都出现了大量的“死人社保卡”。
母亲和爷爷已故多年,为何村委会还有他们的社保卡?为何这些卡被随意丢弃?这些卡有没有被违规利用?吴财旺认为,相关部门应该有个说法。
吴财旺的父亲拿着已故者社保卡已故人员社保卡 随意堆在角落里
“这事让我感触挺深的,就是想要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吴财旺激动地说。
事情发生在南昌市昌东镇的长胜村,属于南昌市的城中村,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留守在这里的除了老人,便是一些在别人看来属于无所事事的人。35岁的吴财旺常年在家,没有工作,被村民们认为是游手好闲。
8月12日,吴财旺对一件事显得特别激动。
据村民们回忆,这一天,吴财旺跑到长胜村村委会溜达,就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一堆社保卡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堆卡都是新卡,但是却被丢弃在角落里,上面全是灰尘,有的卡上还被过往的人踩了几个脚印。”吴财旺越看越觉得奇怪,于是蹲在地上翻弄起来。
“没想到竟然翻到了我母亲的社保卡,上面还有一个脚印子。”这下,吴财旺吃惊不小。据村民们说,吴财旺的母亲2014年过世的,那时候他伤心得几天没吃饭。
据吴财旺说,随后他竟然又翻出了他爷爷的社保卡。“爷爷2013年去世的,他的卡也被扔在角落,相片上都脏兮兮的。”紧接着,吴财旺发现这一堆社保卡全是村子里已经过世村民的。“这么多已故人员的社保卡为什么被扔在这里?按理说这些卡都是属于村民们的私人物品。”吴财旺觉得这些卡来路可疑,无人保管随意丢弃在村委会角落里也很蹊跷。之前大家有办过新农合,为何这次又多出这么多社保卡?
“活人卡”还没发 “死人卡”有一堆
之后,吴财旺开始走访,结果他发现不仅仅是长胜村,在昌东镇的多个村子都有这个情况。仅昌东镇就有上万张这种“死人卡”被随意丢弃。
8月17日,记者见到了吴财旺,他拿出几张社保卡,其中他母亲胡春香的社保卡上显示,发卡日期为2015年1月。其爷爷吴米仔的社保卡,上面的发卡日期为2014年2月,其中还有一位村里的“名人”——101岁的吴成福,发卡日期同为2014年2月。据村民们证实,除胡春香于2014年过世之外,其他两人均在2013年就已经过世。
另外,在吴财旺从村委会“偷偷”拿出来的14张社保卡当中,村民们证实全都是“死人卡”,而且死者家属均称对此卡的发放毫不知情。
吴财旺和很多村民都纳闷,该卡家属都没拿到手上,村委会也没有通知,那么这些社保卡究竟是什么卡?这些死者信息从何而来?
对此,长胜村村委会的党支部书记孙宽杨表示,这些卡是镇里新发下来的社保卡,有活人的也有亡故者的,到底为何发这些卡下来?为何被丢弃在村委会,他表示不清楚。“我才刚上任几个月,对之前的事情不知道。”孙宽杨表示,这些卡是相关人员从镇里拿来的,除去这些过世村民的社保卡之外,其他社保卡都被当事人自己领走了。
随后,记者来到了昌东镇医疗事业管理所,所长刘小娥表示,不仅是昌东镇的村子,他们这里还有好几千张“死人卡”。
据刘小娥介绍说,因南昌市2015年启动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工作,所以必须换发新的社保卡,是按照批次发下来的。“但不知为何,发放下来的卡里面,有很多已经过世人的卡。有些活人卡还没发下来,死人卡倒是一大堆。”
“制卡用了2013年的参保人员数据”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南昌市实施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一参保缴费、统一医保待遇、统一报销标准。整合后,城乡居民普通门诊可报销,医疗待遇水平整体高于原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原新农合。统一了23种门诊特殊慢性病,住院起付线降低,报销比例及最高限额提高,药品选择范围更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此举涉及南昌市400多万名参保者,是一项大型惠民工程。
8月22日,吴财旺和记者来到南昌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处,这些社保卡就出自于信息中心制卡科。
制卡科科长朱迅介绍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他表示,2015年7月份南昌市启动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工作,但是时间非常紧,要求在2016年1月1日之前完成这项工作。“要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将近400万人的信息登录进系统,并安排制卡。”他坦言,由于时间紧迫,信息中心就沿用了南昌市卫计委有关农村医保参保人员的信息。
朱迅也表示,由于卫计委对于参保人员的完整信息只停留在2013年,所以在2013年之后的死亡人员信息,也被制作成了新的社保卡。朱迅透露说,制卡工作是分批次进行的,总共要制作350多万张卡,目前已经制作并发放了320多万张,以至于很多地方出现“活人的卡还没做出来,死人卡就先发下去了的情况。”
按照他的说法,2013年之后3年死亡的参保人员信息基本都制作了社保卡,而且分批次发放到了各地。
“死人卡”被用于购药?
据了解,每张新社保卡中含有银联芯片,每张卡的制作成本约2元,那么这些“死人卡”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因为没有进行过具体的统计,所以到底有多少“死人卡”,造成多少浪费还没有数据。但朱迅表示,这些浪费制卡科早已考虑到,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据昌东镇医疗事业管理所工作人员称,“死人卡”流入社会后,很多村委会人员和村民,为了贪图小利,拿着“死人卡”去医保药店购买药品,然后谎称不记得密码,将卡抵押在药店拿走药品,有很多药店都投诉反映了此事。“因为无利可图,根本不当一回事,多种原因导致很多卡在村委会随意摆放,回收不上来。”
据工作人员透露,一些村委会甚至故意不将这些卡交给我们,而是以“70岁以上老人有医保补贴为由,谎称村委会已经打钱到了这些医保卡里,随后再做账将钱挪作他用。”但昌东镇医疗事业管理所没有透露具体的村名。
长胜村村民介绍说,长胜村确实有这项补贴,但村委会否认此事。
“死人卡”回收成为一大难题
南昌市人社局相关人员认为,要防止以上现象出现,最关键就是“回收”到位。
朱迅介绍称,南昌市人社局已经要求各地将“死人卡”陆续收回,并将这些卡重新制作成新卡再利用,最大限度缓解浪费。而事实上,回收进行得并不顺利。
据了解,各地的回收工作主要由当地的医疗事业管理所进行,吴财旺等村民认为,应该是制卡者的责任。
刘小娥告诉记者,发放社保卡的流程是:先按批次将该村的社保卡发放给村委会,如果村委会在发放给村民的过程中发现有“死人卡”,则将其统一收集后,定期给医疗事业管理所回收。
刘小娥表示,从2016年年初第一批卡发放开始,他们就要求各地将“死人卡”回收,但回收到的卡寥寥无几,很多村委会并不配合。直到现在收上来的卡才几千张。“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死人卡"没有开通,也不能消费,更不能打钱进去,所以对大多数村委会来说没什么用,村委会对于这项工作没有放在心上。”
据刘小娥透露,“我们也希望卡能及时回收,因为对医疗事业管理所来说,这也是一个麻烦事。”每天有不少村民跑来说发现了“死人卡”,“我们要对每张卡进行核实,发现确实是"死人卡"后,再到系统中去注销。”
“相关部门应制定有效回收措施”
江西周象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余泊铭认为,这些卡是基于死者生前的信息制作而成,从法律上来看,这些卡制作出来后,如果死者家属执意要回,则可以视为家属的私人物品,但是在村委会没有发放下去,或者无人认领,那么村委会是有妥善保管这些卡的义务。“第一对死者家属负责,也是尊重死者;第二,也应该按照要求将这些卡交给主管部门进行回收再利用,以节约公共资源。”
江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尹小健认为,南昌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处信息中心制卡科使用的是2013年的参保人员数据,也预料到会出现大量“死人卡”的情况,那么理应有一套完整的回收措施。“而不是做完了卡就不管了,而让当地自行回收。”
尹小健表示,医疗事业管理所相对各个村委会而言,没有执法权,也没有下达行政命令的权利,更没有处罚措施。应该通过乡镇政府的有关部门,正式下达文件,并制定奖惩措施,才能顺利有效率地回收,让这些“死人卡”少惹一点乱子。
文/图 记者曾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