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产业链逐步完善,以满足各应用端需求
互联网医疗覆盖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支持的各个细分医疗领域,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渗透,使产业链价值重新得到分配。从患者角度,在线轻问诊、疾病搜索、医患交流、慢病管理等可以解决很多基础健康问题。而在线平台从预约挂号、导诊候诊到最后报告查询等各个环节,能有效节省时间,提高看病就医的效率。
在医生角度,可以借助互联网医疗提高工作效率,学术交流有助于对知识的获取提供帮助,在线咨询和点评服务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和收入。而对于医院方面,一方面有助于建设医院系统信息化,提高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开放网上医院,能扩大服务范围,极大的提高品牌影响力。
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较大,用户网上预约挂号渗透率最高
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的用户规模已达到2.53亿人,渗透率为32.7%。通过对部分用户在互联网+医疗产品中各功能的使用率调查发现,目前用户使用率最高的仍是网上预约挂号,约占受访用户的67.1%,可以避免在医院排队浪费的时间和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是网上交流平台,咨询问诊、医疗信息的查询能让用户清楚自己的健康问题,提前预防或合理安排寻医问诊。
知识付费时代来临,溢价获取高质量医疗服务意愿上升
随诊移动支付的普及,出行、餐饮、在线影视等行业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基于知识付费的消费习惯也正在形成。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消费升级等多重背景下,信息获取的方式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并不代表人们丧失了对精准、权威、专业内容的需求。移动支付的普及降低了消费时产生的痛感,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约束,提高了购买效率。收入水平提高使消费者更愿意通过溢价支付,满足自身多元化的医疗需求。
三类应用端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行业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
当前在我国传统医疗领域,医院、患者和企业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而互联网的兴起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解决方案。就医院端来看,互联网+医疗提出了针对医院端现有的问诊量不平衡、信息化水平低等痛点的解决方案,如问诊引流、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诊疗等解决方案;就患者端来看,互联网+医疗打通了患者看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且还能利用互联网技术使患者不用出门就能接受诊疗服务,大大方便了患者,从而有效缓解了现阶段社会上存在的医患紧张关系。
医生多点执业放开,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开始流动
2009年,我国原卫生部印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的开始,随后几年都有陆续发布相关政策,到2018年,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放宽了医师的申请条件,大大简化了医疗机构及医师的审批手续与工作。而医生是医疗行业发展的主导资源,推动医生多点执业,使医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服务产能,是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下半场的动力源泉。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前瞻与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报告》。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提供者 屈庆 - 2021年1月27日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港股收评:恒指重挫2.55%,科技股集体回调,军工、券商板块大跌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1年1月26日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