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份的时候,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说,美联储是他最大的威胁。两个月后,按彭博新闻社的消息,特朗普询问他的顾问班子成员,是否能够以合法途径 炒 掉鲍威尔(现任美联储主席)。
美联储对特朗普的施压反馈并不积极,鲍威尔也没有辞职或妥协的意思,特朗普只能用提名美联储理事的方式对美联储继续施加影响。就在上个月,被特朗普推荐和提名的赫尔曼・凯恩退出美联储理事提名,紧接着到了本月2日,特朗普选择的另一个美联储理事人选摩尔也决定退出提名程序。至此,特朗普在美联储 安插亲信 的计划以失败告终。
那特朗普想控制美联储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呢?原因可能比较简单,美国总统需要的无非是两件事,一个是支持率,另一个是为支持自己的财团谋得利益(股价上涨等)。而这两个需求,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实际上掌握在美联储手里。
在逼迫鲍威尔辞职,以及安插亲信失败后,特朗普只剩下发动政治资源来呼吁了。除了自己持续要求美联储降息之外,整个白宫也不得不配合他。前天,美国副总统彭斯表示,由于通胀很低,美联储应考虑降息。同时,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称,美国4月非农就业是井喷级数据,美联储应考虑降息。
这也就是在美国,如果在其他国家,如果国家元首、总理、首席经济顾问等都要求央行降息,会是什么一副景象?会是什么结果?
美国是一个眼里只有经济的国家,几乎所有的国家战略,都会为 赚钱 服务,美联储和白宫都不例外,甚至为了各自认为的经济利益,可以针锋相对。这个看上去俗不可耐,但这使得整个组织变得非常高效,政治目标也变得十分简单。很多人认为美国对中国很多难以理解的政治打压,是出于某种政治目的,其实没那么复杂,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政治有时候确实会显得面目狰狞。
如果犹太人在美国无法创造足够的经济影响力,美国支持以色列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沙特无法把赚来的钱都放在美国或购买美国的军火及商品,美国也不会纵容沙特一些毫无人性的举动。美国跟俄罗斯的对抗,很多人可能觉得是因为意识形态或军事威胁,其实更主要的是,美国经济无法在俄罗斯有效渗透,苏联时代就不要说了,普京上台后,能源等大部分优势产业都收归国有,美国在俄罗斯几乎得不到什么利益,跟俄罗斯的经济基本上处在一个断裂的状态,除了对抗,似乎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余地。
所以,理解美国的政治问题,需要搞清楚他们内部对经济的拿捏和把玩。
美联储虽然顶住了特朗普的政治压力,但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两者的需求是一致的。5月2日,美联储公布会议声明,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2.25%-2.50%不变,将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从2.4%降至2.35%。这一决议看上去符合预期,但真正的转变在于,美联储已经改变了阶段性政策方向,下调超额准备金率,从逻辑层面看,这其实就是降息的前奏。
美联储自2015年末开启周期性加息,截至目前,已经加息9次,持续时间超过三年,这对于调整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美联储的加息,实际上也顶着极大的压力。
要理解目前特朗普政府的对美联储施加的压力,其实可以回到2016年,当时奥巴马还坐镇白宫,特朗普正以亮瞎眼的姿势杀入美国总统竞选的时候。
比如在2016年9月份,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竞选战最为激烈的时候,特朗普是这样说的: 美联储完全由政治操纵,耶伦(时任美联储主席)治下的美联储之所以坚持维持超低利率水平迟迟不加息,就是为了营造虚幻的经济繁荣格局给奥巴马政府输送经济利益。 特朗普因此断言,直到2017年1月20日新总统就职典礼之前,美联储将维持低利率。因为奥巴马在任期间,美联储不希望看到股市崩溃的场面,他们宁可把问题留到下一任总统任期内,让奥巴马的继任者当替罪羊。所以,今年年底之前,股市仍将保持虚假繁荣。
就在特朗普这一番言论之后,也就是2016年9月之后,美国股市迎来了次重大的牛市飞跃,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8000点飙升到了2018年1月初的26000点,上涨了超过40%。这一轮涨是实际上并没有在特朗普上任后结束,因为按照特朗普的逻辑,股市上涨是他执政成功的最重要标志。从此,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攻击,实际上都源自于一个目的,即,美股要上涨。
问题来了,同一个人,在竞选总统的时候,要求美联储加息,而当选之后,要求美联储降息。竞选的时候,说,美联储不加息是因为奥巴马的施压,为了股市上涨和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而当选之后要求美联储降息,甚至威胁要炒掉美联储主席,为了美国经济的更加繁荣和美国股市的上涨。
特朗普没有人格分裂,这本身就是美国政治与经济运行的逻辑。
作为最近几年优秀的 分析师 ,特朗普不仅能分析宏观经济,还能具体给出点位以及非常具体的政策建议。上个月中旬,特朗普继续炮轰美联储称,如果美联储能把工作做好,股市将会额外上涨5000点至10000点。特朗普一直认为,去年四季度美股的大跌,罪魁祸首是美联储连续加息,并敦促各国央行恢复上次危机期间支持市场的政策,包括恢复美联储的债券购买计划。
作为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分析师 ,投资者应该持续关注特朗普的表现,因为至今还没怎么失手过。另外,站在比较专业的角度,我还是想跟大家分析一下,美联储到底有没有受到白宫影响,未来政策的可能性到底如何。
从目前的状况看,只要CPI没有出现明显的回升,股市没有异动,美联储加息举动阶段性停止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也存在降息的可能,因为跟前两次CPI下行的背景相比,这一次整个消费和投资市场的萎缩,是全球性的。
当然,在影响CPI的因素里面,最不确定的是原油价格,如果特朗普政府希望美联储降息,实际上就要用政策或政治手段,抑制油价的走高。果不其然,按照英国媒体的报导,上周三左右,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向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施压,要求其提高原油产量以降低油价。最近10天国际油价下跌了接近8%,可以说结束了半年来单边上涨的趋势。
美联储加息或者降息,其实还有诸多因素需要考虑,如果在就业水平、股市等都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CPI可能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但如果就业水平和股市一旦发生重要的变化,美联储就会采取多目标和特殊目标的实现方法。
从当前的情况看,加息确实已经不太合适,就业和股市的水平,实际上都处在一个峰值,也就是说,向下的概率远大于向上的概率,而CPI正好处在低于加息目标的水平,这个时候最正确的办法,就是采取停止加息,或技术性引导利率下行。所以美联储采取了停止加息,然后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的方式,刺激银行等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
如果从历史数据看,美联储前四次加息,其周期都没有超过两年,基本上都因各种原因被动结束,而这一次加息周期,已经持续了三年。未来是采取降息措施,还是等到CPI开始回升后重启加息,目前还不好做明确的判断,但离我们最近的两次加息,一个刺破了互联网泡沫(1999.6 2000.5,基准利率从4.75%上调至6.5%),一个加速了次贷危机(2004.6 2006.7,基准利率从1%上调至5.25%)。
此时停止加息,类似于核弹已经投下,处在 让核弹再飞一会 的时刻,特朗普说美联储是他最大的威胁,其实并非一句空话,因为特朗普关注的是短期利益,而美联储恰好能结束它。
如果从预测的角度,美联储是否完全需要转变政策预期,实际上取决于未来一年内市场发生的状况,美联储并不具备预测周期的前瞻性,很多时候其实是忙着应付周期,这就给市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未来一年,一致性被打破,投资市场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也正是各类投资者各显神通的时候。
本文转载自 肖磊看市 ,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金融界网站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您是权威专家、财经评论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站名家专栏。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提供者 屈庆 - 2021年1月27日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港股收评:恒指重挫2.55%,科技股集体回调,军工、券商板块大跌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1年1月26日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