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最重要的消息无疑是美联储议息会议。在本次议息会议中,美联储释放了强烈的鸽派信息,而且这一系列信息是超过原来的市场预期。
第一、缩表的规模和结束时间有较大调整。而之前美联储的计划是每月缩表500亿美元,预计到今年年底结束。本次会议联储表示,有意从今年5月起,将每月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计划的美国国债最高减持规模从当前的300亿美元降至150亿美元,到9月末停止缩表。
第二、在点阵图中2.5%到3.5%的利率预期区间内,十六位官员里有六位预计,区间的低端 2.5%就属于利率的中性水平,较上次这样预期的官员增加两人。而预计今年不加息的官员多达十一人,在提供今年利率预期的官员总数中占将近65%。也就是目前有较大比例的官员倾向于年内不加息。
第三、美联储会后公布的更新经济预期显示,和去年12月一样,本次联储再度下调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和PCE通胀预期,但核心PCE预期保持不变,同时上调了三年间的年度失业率预期。
以上三点超预期的鸽派信息,使得笔者认为美元指数短期会承受比较大的调整压力。
但是我们发现,美联储会议周三有惯性下跌之后,周四和周五美元指数出现了持续上涨。其实主要就是美元对欧元出现明显升值,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元指数对欧元出现上涨,而不是下跌?到底这种所谓基本面的判断市场方向还有价值吗?用基本面来分析市场,还有没有逻辑上的合理性?
首先我来建立一个简单的基本面分析市场的框架。即通常我根据基本面事件的大小程度,来判断其影响市场中期或长期方向。(对于小的消息面事件,采取忽视的态度。)
比如本次美联储议息会议,无疑是属于市场重磅的事件,而其明显转鸽的态度,应该对中期(6个月以上)美元指数方向有影响。
但是影响美元指数不仅仅是美国经济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要考虑欧元区经济和欧央行货币政策。两者是跷跷板的关系。这一点非常关键。美元指数上涨,可以是因为美联储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也可以是因为欧央行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指数下跌,也是同理,要考虑这两个维度。这不难理解。难点在于基本面因素此消彼长的尺度的把握上。
实际上,今年1-2月份,笔者的观点是美元对欧元的表现年内可能会比较强。理由就是
首先2019年美国的经济明显强于欧元区。一个是2.5%,一个是1.8%。其次美国仍有1次加息预期,欧元区加息实际上2020年都不可能实现。最后实际利率水平美元仍明显高于欧元,且这个趋势仍将在2019年持续下去。
特别是3月初,欧央行利率会议上提出长期再融资操作方案,9月份开始实施。且下调2019年经济评估,从1.8.%低到1%。强化了笔者对美元走强的判断。但是笔者又认为美元走强的力度可能不会非常大,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不希望美元对欧元大幅走强。这会对其目前的经济非常不利。美政府应该说有这样能力一定程度影响市场。
随着上周四美联储会议超预期的鸽派态度,使得笔者认为,美元指数可能有一段调整的过程。但是不太确定调整的力度和时间有多长。
3.22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制造业PMI初值47.6,创69个月低点;其中德国3月制造业PMI初值44.7,创79个月低点,连续第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法国制造业PMI初值49.8,也大幅低于预期。同时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下跌至-0.009%,为2016年10月来首次跌至零下方。这说明,市场对德国经济中期前景悲观。实际上也是对欧元区中期经济前景悲观。数据公布之后,半小时欧元/美元出现近100点跌幅。美元指数因此被动上涨。市场的反应表明,市场对欧元区的经济数据反应更加敏感,对不佳的数据做出更加强烈的反应。这种强烈的程度,已经充分反应到市场的价格上面,改变了短线趋势。
基本面的缺点在于,其是定性分析,到底调整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调整算结束了,
没法定量给出来。而交易则是一个定量的动作。从哪里进场和出场,必然是定量的。因为技术分析比较容易做到定量,所以技术分析在交易中就变得不可替代。
比如目前的美元指数,日线级别的关键位置在95.6附近,不跌破则在2018年9月的上行趋势仍然维持。如果跌破这个位置,则后市调整的空间变大。这个位置是很重要的日线趋势的参考点。但是在小周期,比如小时图上,由于3月8日以来的调整一直延续到周四,即便周四上涨,仍没有改变其下跌趋势,但周五美元新高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下跌趋势不再持续。短线来说,上行趋势延续。日线来说,高位震荡延续,且可能继续上行。看多做多美元成为合理的选择。
所以如果是短线交易者的话,很大程度只要跟随技术走势进行交易就可以。不太需要对基本面做过多分析。但是短线交易者最好是能避开大数据的影响。而如果是波段交易者的话,则可以参考基本面的信息,然后在技术面给出一致的方向和信号之后,考虑逐步介入。这种情况下,更有可能扑捉比较大的波段。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提供者 屈庆 - 2021年1月27日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港股收评:恒指重挫2.55%,科技股集体回调,军工、券商板块大跌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1年1月26日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