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200233410
大V视点 | 一堂价值7000美金的互联网公开课
提供者
李 广宇 | 2019年1月28日 10:45
今天我们聊聊互联网大神,Stern商学院的Scott Galloway教授最近做了关于2019年互联网公司的预测吧,让我们来解读一二。
Scott认为今年Amazon会分拆AWS独立上市
这样做不仅可以规避西方世界掀起的反垄断法,同时还能让投资者有一个纯 云 计算标的来投资,Scott认为一旦AWS分拆,它的价值很可能跻身美国公司TOP10。
此外,科技公司最成功的运作莫过于分拆自己下面盈利的子公司独立上市。如同当年eBay分拆Paypal独立上市,从后面两个独立公司的股价表现来看,这一举措还是非常明智的。
Scott认为如果AWS单独上市并估值以SalesforceEV/Ebitda来计算,是可以达到2940亿美元的,如果按照Clodflare用PS的估值法可以到6110亿,这都比没有拆分前的估值高出4-9倍,计算如下:
这样的话如果Amazon估值为8000亿,而AWS为4500亿,如果分拆的话,那么这两部分市值相加,起码比当前的Amazon增值很大空间,这对现有的股东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Sccot又聊了Amazon用自己的品牌取代第三方品牌,其发展速度是惊人的。过去18个月亚马逊自有品牌的数量提高到66个,这是2014-2016年间11个自由品牌的6倍,这对所有的传统品牌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谁将主导未来大健康行业的革命?
Scott认为美国两个万亿以上的大行业,涨价会快于通胀水平,且效率难以提高,这两大行业就是教育和医疗。就教育来说, 我在NYU每周一晚上要教160个孩子,NYU的学费是约7000USD一个学期,而这些学费都将成为他们的负债,这会拖累他们以后成家立业置产的进度。但是最烦人的事情莫过于,学校的品牌效应是非常强的,他们需要百年来建立,然而未来科技最能创造股东价值的行业是健康行业,我认为今年就是大健康之年。
Scott认为每年大健康行业都提价,但仅有1/6的美国人对他们接受的健康服务满意,所以现在的问题将会是FAAG哪家科技公司来主导这场大健康的革命。
虽然这个很难预测,但是至少能预测谁不会主导这场革命。首先他认为不会是FB,因为FB有失信誉,没人愿意告诉FB他们是糖尿病还是STD(性病)。Google是一个好学的选手,但是他可能也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因为他们对大健康的态度太过雄心勃勃,不接地气。Apple应该是最有希望的,因为他拥有强大的品牌优势,也有强大的现金流,但他们从Apple Watch上采集的数据被过度的夸大其实际的使用效用。
Amazon是有核心竞争力进入健康产业的,而且Amazon是可以动辄亏损数百亿美元,股价却不下跌的公司。Amazon通过你买衣服的尺寸可以获知你身体的重量,他们知道你是否经常锻炼,他们也知道你吃什么样的食物,他们甚至知道你在服用什么药物。他们知道你有多少个妻子,有多少个小孩。所以的这些数据可以获知用户是否健康,是否长寿,这些数据之上,Amazon可以分析出哪些商业有利可图,哪些无利可图,可以让给第三方来竞争。而大健康产业就是一连串的好生意到坏生意交织的行业。
儿科是一个利润较差的细分行业,他们可以通过外包,让儿科医生在他们的平台上寻医,平台可以收取一定的Referrals(推荐费),骨科手术是一个利润率很高的细分行业,Amazon可以自己进入这个领域,设立自己的诊所,所以未来可以看到Amazon会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决定是否外包和自营这些细分行业。
Amazon Prime正采集美国2/3的家庭的数据,在美国拥有AmazonPrime的人甚至超过了拥有有线电视的家庭。通过学习健康状况,可以更准确的给医疗保险公司提供精算假设,这样保费会更有竞争力。最后,Scott教授认为像Amazon Prime这样的打包服务Bundle有助于提升客户的粘性,从而让Amazon可以获得永续的收入,这在资本市场来看是可以给高估值的(high multiple)。
大家从以上有什么收获吗?欢迎探讨,谢谢!
本文来源于新浪集团旗下港美股交易平台华盛通APP资讯专栏,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哪些受益,哪些受损?——分行业测算“就地过年”对一季度GDP增速影响
提供者
陶川 - 2021年1月27日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提供者
屈庆 - 2021年1月27日
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港股收评:恒指重挫2.55%,科技股集体回调,军工、券商板块大跌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1年1月26日
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合作伙伴
腾讯财经财联社雪球云掌财经新浪财经金融界金十数据和讯网易财经汇通网证券之星FX168同花顺财经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