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孙永勇:全国大部分省份参保人数增速处于低速阶段-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2:34:1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和讯保险消息 2016年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发布式在京召开。本届会议以“年金制度深化改革与道路抉择”为主题,邀请部委领导、金融机构、学术单位多位专

和讯保险消息 2016年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发布式在京召开。本届会议以“年金制度深化改革与道路抉择”为主题,邀请部委领导、金融机构、学术单位多位专家发言,同时发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孙永勇出席并讲话。

孙永勇:全国大部分省份参保人数增速处于低速阶段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孙永勇演讲实录:

各位嘉宾,早上好!

很荣幸再次站在这里介绍基本养老保险部分,六年来,我一直是这个团队里负责基本养老保险部分介绍的成员。六年来对基本养老保险的理解认识可以看到,经过基本养老保险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基本养老保险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下一步基本养老保险应该怎么走,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首先,基本养老保险已经进入低速发展的时期,一系列指标都已经显示出来。2015年参保人数、参保职工人数和离退休人数增速都已经下滑,特别是参保职工的人数增速只有百分之二点多。

从各个省份的情况来看,参保人数的增速大部分处于低速阶段,最高的是内蒙古超过了10%,同时负增长的省份出现。浙江省的参保人数出现了负增长。参保职工负增长的省份达到了4个,未来的情况并不乐观。

同时,所有省份的离退休人数保持增长,虽然速度下降了一点,但是速度高于参保职工的增速。

制度赡养率在各个省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黑龙江超过了70%,而广东是10%左右,这个差异是巨大的。如果按全国总的制度赡养率来比,大部分省份的制度赡养率远远高于平均数。

参保职工的缴费情况也在继续的恶化,缴费人数占参保人数的比例,现在参保职工中将近20%是没有缴费的。

同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增速也是快速的下滑。有8个省份参保人数负增长。甚至领取待遇的人数也出现了三个省份的负增长。

第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情况。

2015年虽然人保系统加大了各种力度来提高收入,但整体上来看基金运行情况还是很难改善。从收入上来讲,收入的增速是有所抬升的。大家看这个图,几项主要的构成,基金收入构成中有几项加速了,但是加速最多的是财政,换句话说,这个速度的提升中有很大的程度上是财政提上去的,财政加大了投入。

所有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仍然还是保持增长的。与收入的增长相比,基金支出的增长速度更快。这个图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率和其中基本养老金支出的增长率,比收入的增长率依然要高几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尽管财政投入了很多,支出仍然比收入增长要更快。

同时,所有省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速都在10%以上,没有一个例外,也就是说,速度都很快。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速连续多年是下滑的,而当期结余增速实际上几年是负增长的,去年因为财政投入很大,这个负增长的幅度小一点,但仍然是负增长。

2015年当期结余为负的省份是6个,也就是说,6个省尽管财政有投入但是仍然收不抵支。黑龙江有将近200亿的赤字。

累计结余额,虽然总的很大,但是分布很不均衡。广东有6000多亿,江苏、浙江3000多亿,而很多省份结余很少,而且有些省份当期结余为负,那么它的累计结余就会减少。

与此同时,从前面几年的情况来看,做实个人帐户的难度与日俱增。这里有两条线,上面是个人帐户的累计记帐额,2015年底有47000多亿。下面这条线是整个基金的累计结余,就是所有基金的累计结余,现在只有3.5万亿,两条线之间缺口是在扩大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所有基金钱填到那个帐户里都填不满,而且那个口子越来越大。

同时支付月数,就是基金的支付能力,连续三年下降。各个省基金的可支付月数的差别就很大。黑龙江1.28个月,就是一个月就可以把积累的钱全花完。上面的广东可以发50多个月。这就是全国各地的差异,基金支付能力的差异。

对于城乡居民这块,我们看这个图,2014—2015年的变化,这几个构成部分里面,红的是财政补助占的比重,另外几个是其他的构成,只有财政补助这个比例是上升的,其他比例都是下降的。也就是说,这个制度越来越依靠于财政的补助,70%都是财政。

各个省份的基金支出收入比不断上升,本来支出收入比就很高,就是我们收的钱里有大部分的花出去了,而这个比例还在上升。那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攒的钱也会面临不够花的情况。

所以,整个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确实是不容乐观。

对于制度的改革有几点提出来思考:第一,顶层设计方案的问题。这个东西也有几年了,但是迟迟没有出台,我们看到这个局势是越来越严重的,如果你的顶层设计方案不出台的话造成的未来影响就会越来越大。

第二,关于改革的问题。到底该怎么改?第一个顶层方案的设计难以敲定,我们也与第二个问题搅在一起的,到底是退回去的做原来的现收现付,还是坚持既有的方向,做实个人帐户,还是另外一条路搞名义帐户。

事实上,现实是这样的,改革应该是顺势而行,而不是逆势。现在的常态下,如果重回现收现付那个动作很大,我们现在经济增速已经降下来了,就业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往回走那个风险是很高的,现在的现实就是个帐是空的,原来制度是现收现付的,所以顺势而为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既建立现收现付制度又建立个人帐户,就是名义帐户,这个东西我们在几年前我们团队就提出了名义帐户的方案。

第三,扩面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小微企业参加这个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着一些难题,特别是经济状况不好的很多小微企业。那么怎么办?是不是可以探索一种针对小微企业专门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这个是可以探讨的。

第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问题。按照现有的趋势,这个制度会越来越依赖于财政,财政的比重已经达到70%了,而从全国的统计来看,有些省份可能个人缴费的水平稍高,但是全国个人缴费基本上200块左右,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的话,这个制度未来也是很堪忧的,而且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呼声、一种压力,就是提高这个层面的保障水平的问题。所以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需要探索它的再改造问题。

我的发言就这些,谢谢大家,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