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最近,媒体一直在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联储政策直言不讳的批评。特朗普所做的很多事情都与前任总统大相径庭。
尽管如此,他仍固执己见。本周一,就在美联储政策会议召开前的一天,特朗普发布推文称:
现在美元十分强势,几乎没有出现通胀,外面的世界一片动荡,巴黎遭遇内乱,此时美联储竟然在考虑再次加息,简直难以置信。
上周,特朗普已经表示,美联储在经济明显萎靡不振、通胀仍然低迷的情况下继续加息是愚蠢的。
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干扰性批评置美联储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窘境。美联储现在不能在会议上放弃加息,即使它认为这是更好的策略。因为如果暂停加息,这看起来就像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向特朗普 投降 。
因此,无论此前美联储作出何种承诺,出于央行独立性的考虑,美联储与上周的欧洲央行一样,必须采取紧缩措施,尽管经济数据可能释放了暂停加息的暗号。
这种困境,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也是美联储自身行为的结果。因为它对于通过其前瞻指引预测逐步加息的路径非常有信心。如果美联储回归到金融危机前的做法,采取不透明和非公开的货币政策制定方式,那么它就不会成为总统指责的目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表示,前瞻性指引将变得更具试探性,但这将很难让市场人士相信。美联储政策制定者一直声称决策取决于数据,但实际上无论数据表现如何,他们此前都在坚持原有的利率路径。通货膨胀仍然处于低位,但美联储加息频率之高,就好像通胀已经远远跑在前方一样。
【本文来自英为财情Investing.com,阅读更多请登录cn.Investing.com或下载英为财情 App】
所以,现在市场关注的焦点是美联储加息路径的变化。分析师预计,显示17位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利率预期的点阵图将显示明年的加息速度将从两、三次减缓至一、两次。
在欧洲央行政策决议上,行长德拉基上演了一手好伎俩,承认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以结束购债的方式表达了对增长的充分信心。鲍威尔将不得不模仿这种手法。
然而,比起德拉基,他的任务更加棘手,因为美联储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收紧货币政策。他们不只加息,还通过削减每月500亿美元的实际债券持有量来减少货币宽松。
部分市场人士担心这种双管齐下的政策有点过度。前美联储理事凯文 沃什本周与斯坦利 德鲁肯米勒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评论称,考虑到现在这个时点,美联储有点紧缩过度了。他们认为,在经济周期的晚期阶段,仅采取其中一种紧缩措施会更好。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将继续减持其债券,直至资产负债表缩减至约2.5万亿美元,目前为4.14万亿美元。但分析师现在预测,美联储至少会在2019年中后期达到3.8万亿美元时暂停这一紧缩过程。
因此鲍威尔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将面临着难以完成的任务。尽管会受到特朗普的批评,但他将不得不让加息听上去合情合理,在承认经济放缓的同时传达出对增长的信心,还要暗示加息步伐的放缓。在此基础上,鲍威尔会否再次确认对于量化紧缩政策也值得关注。
【本文来自英为财情Investing.com,阅读更多请登录cn.Investing.com或下载英为财情 App】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提供者 屈庆 - 2021年1月27日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港股收评:恒指重挫2.55%,科技股集体回调,军工、券商板块大跌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1年1月26日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