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对 黑天鹅事件 永远不会疲倦,近日来便落向长生生物 (SZ:002680)的 疫苗风波 ,火势顺着媒体焦点蔓延,长生生物股价上周直线下跌,蒸发数百亿资产,于23日开市遭停牌,不料仅半日时间,下午又获复牌,股价继续下挫,同类型股份亦未能幸免。在事件获得足够调查前,相比起捕风捉影的猜测,论对医药企业的影响几何,以下希望从相对冷静的视角,与各位略作分析:
中国作为第二大狂犬病发国家,一旦感染,死亡率接近100%。于是市场对相关疫苗衍生极大需求,成大及长生生物占据大半个中国的疫苗供应,数日前,约25万的长生生物疫苗质量查出 造假问题 。
首先,先不论公司官方对 问题疫苗 ,所称 无大碍 的回应是否属实,毋庸置疑, 疫苗事件 的本身,有必要进行重视及深切的反思。上至国家药监与卫生部门,下至业内制药企业,对公众的信任欠缺诚意。回顾2010年 山西疫苗事件 , 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 ,长生子公司早于2017年已因 百日破 疫苗不符规定,受到相关调查及处罚, 接二连三的 医药 事故背后,无论从业者或监管者都责无旁贷。
值得深思,事件的根本问题出在哪里?明智人很快洞察,事件远非某一间企业的道德操守问题,而是整个医药行业的监管生态。上梁不正下梁歪,对普通民众而言,检验药物最权威的标准,来自 国家GMP认可 的标识,在《药品GMP证书》的把关上,是根本上的机制问题。
但是,除了道德层面的质问,令人担忧的是更加现实的问题。第一,难道疫苗有问题,日后就不接种了吗?即便是某些家庭更偏向采用进口药物,抛开大众全面的承担能力不谈,意味着中国医药行业将长期被外国所牵制。第二,难道因为药品安全有疑问,病人便不吃药了吗?内地面临严峻的人口老化及医疗负担问题,每年在医药上的花费不可低估,更是多间外国医药企业的垂涎的 肥肉 。
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昨日成大,今日长生,发生再多医药问题,疫苗与制药的发展进程也不会因此搁浅,药类硬性需求的问题,任谁也无法逃避。
公众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同样是最有效的监管人。在监管问题上,因为时间局限,政府在架构及监管角色上的安排未能尽如人意,此时民众的理性思维便至关重要,若因一点 风吹草动 便全盘否认,打击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医药行业,最终亦只会落得满盘皆输的局面。
切莫以为事不关己,中美科技发展的悬殊,央政府极力鼓励高新科技、药物板块的发展,如是成为众多资本流向之处,许多投资者的潜在投资回报,跟医药行的发展直接挂钩。从经济的层面探讨,在发现问题时,并不是过分聚焦在责备方面,而是如何应对,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去客观衡量他的价值和发展空间,勿人云亦云。
长生的事态发展有待进一步确认,现时的罚款仅约三百万元,且公司避重就轻的解释这次到底能否 过关 ,静待潮水退去,真相自会浮现。投资者宜保持冷静,明白在大方向下医药企业的发展必要性,随波逐流只会失去此次投资良机。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提供者 屈庆 - 2021年1月27日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港股收评:恒指重挫2.55%,科技股集体回调,军工、券商板块大跌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1年1月26日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