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共享财经 作者 柒月
摘要: 自2016年以来,科技股在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可谓是一枝独秀,随着科技股的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科技股泡沫的出现。而在2017年,人们似乎又多了一个担心,比特币的疯狂飙涨让其市值甚至超过了不少知名上市公司,有学者质疑比特币只是新一轮金融泡沫。
自2016年以来,科技股在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可谓是一枝独秀。例如,Facebook、苹果、亚马逊、谷歌、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科技公司股价与市值都大幅度增长。随着科技股的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科技股泡沫的出现。
而在2017年,人们似乎又多了一个担心,比特币的疯狂飙涨让其市值甚至超过了不少知名上市公司,有学者质疑比特币只是新一轮金融泡沫。
实际上,泡沫的规模和持续时间是无法预测的,它或许在某个时间就破裂了。自17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大概发生了九次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而这些危机都给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混乱,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所以市场才会畏惧泡沫的到来。
科技股or比特币 谁的泡沫更容易刺破?
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来看,在2017年,其五大科技巨头FAAMG市值增加了6000亿美元。对此,今年6月高盛发布的报告称, FAAMG 股票今年增加的市值相当于香港和南非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其超越大盘的表现已催生了极端持仓、拥挤因子和难以解释的风险,逆转风险正在增加。
虽然科技股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在前段时间,科技股迎来了一次显著回调,对整个大盘造成一定冲击,让投资者产生了恐慌。而距离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破灭还未久远,但与网络科技公司不同之处在于,如今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不仅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而且在把握未来市场的同时,也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近几年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多年来对科技股敬而远之的股神巴菲特也购买了,但是今年上半年,虽然巴菲特手上的IBM股价大跌,让其开始大幅度减持,但是其买入的苹果股票价格不断上涨。而对于比特币,巴菲特认为是其是 真正的泡沫 ,但这种看法究竟是正确的吗?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不少人对比特币非常看好,不仅仅是因为其底层技术区块链被各机构所认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比特币总数量有限
虽然随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市场的火爆,导致了其交易量的剧增,但是比特币在设计之初是作为一种抗通缩货币存在的,所以数量只有2100万枚。并且,根据算法规定,每十分钟产生50个比特币,每四年效率减半。所以,比特币将会越来越有价值。
(2)比特币被越来越受认可
目前,不少企业和国家已经开始认可比特币了,例如,德国能源巨头Enercity、日本大型零售商Bic Camera、美国零售巨头overstock、IT巨头微软等。并且,在日本等国家将比特币正式作为合法支付方式。
(3)资金储备性质凸显
由于货币贬值,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的比特币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在经济动荡之下,比特币大受欢迎成为了 避风港 。
但是,比特币从2014年至今的暴涨让其被认为是新的 郁金香泡沫 。前段时间,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谈到比特币时表示,市场非理性的时间可以长到让你破产,因此只有一件事能做了:坐在河边看,总有一天,比特币的尸体会从你面前漂过。这也引发了市场对比特币泡沫的热议。
而在近日,韩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比特币市场之一,使得其政府高度担心比特币泡沫,因此韩国宣布将立法规范加密货币交易所,并禁止金融机构持有加密货币。
由此来看,比特币引发的问题更令人心生敬畏。
理性看待 泡沫 问题
无论是科技股还是比特币,只要存在价格的变动,那么其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议就会一直在。虽然不能完全抑制泡沫的产生,但对于泡沫问题我们不应过分夸大,我们更应注意比特币或者科技公司能否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投资者而言,非理性的追捧会让市场泡沫更大,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投资;对于监管层而言,监管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不应因噎废食,应给予市场继续发展的空间。
近期“就地过年”对2021年一季度GDP的影响受到市场热烈关注,但迄今的分析依然仅是简单判断了其对“生产”和“消费”的两大作用方向。本篇报告中,我们沿用此前的GDP生产法下行业视角...
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提供者 屈庆 - 2021年1月27日1、市场回顾与展望:打压资产泡沫如何影响债券市场 周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表示资产泡沫较大,货币政策要适度收紧去应对,叠加今日央行omo再度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债券利率明显上行。如...
港股收评:恒指重挫2.55%,科技股集体回调,军工、券商板块大跌 提供者 格隆汇 - 2021年1月26日1月26日,港股主要指数全线大跌,恒指低开低走,重挫逾700点,跌幅高达2.55%,报29391.26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34%报9967.45点。指数经过连番上涨后,市场做多...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保持关注及正确方向。 只发布与所讨论话题相关的材料。 保持尊重。 即使是负面的意见,也可以用积极的外交辞令进行组织。 用标准书写风格。 包括标点和大小写。 注: 评论中如有垃圾和/或促销信息和链接都将被删除。 避免亵渎、诽谤或人身攻击,对于作者或其他用户。 仅允许中文评论。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
我已经阅读Investing.com评论指南并同意所述条款。 我同意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