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
酝酿逾10年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简称“税延养老险”)试点方案近日正式落地。
据财政部等五部委4月12日发布的《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自5月1日起,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将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该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全社会和各行业广泛关注。除中年人群外,亦有不少90后年轻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打算在正式试点后参与税延养老险。
我国老龄化人口每年都在不断增加。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养老问题已经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但现状是,虽然近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三大支柱构成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但基本养老保险压力渐大,企业年金覆盖率低,第一、第二支柱的养老保障已无法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这种情况下,建立和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老年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要真正发展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需要三大条件:一是良好的政策导向;二是相关机构的积极参与;三是民众养老保障意识的提升。实际上,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公司一直提供各类年金保险和养老保险,但民众对于养老保险的购买热情一直在培育状态。税延养老险的适时试点无疑顺应了上述发展要求。
从参与方式看,相较之前税优健康险采用团险渠道销售的方式,此次税延养老险放开了个人销售渠道。此举无疑将大大降低税延养老险购买壁垒,有望避开税优健康险“叫好难叫座”的问题。
从税延额度看,《通知》中确定每月最高1000元、每年最高1.2万元的税延额度。按照7级个税累进税率,累计税率10%以上的消费群体就适合购买税延养老险。虽然目前延税额度不算太高,但随着试点推进和人民养老需求提升,未来不排除会逐步调整。
从保险公司参与情况看,据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并没有限制试点机构,只要符合要求、达到验收标准的公司均可以申请参与。试点消息传出后,多家保险公司均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已做好各项准备,力争首批出单”的积极参与态度,亦有并未参与税延养老险前期调研的中小型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非常关注税延养老险试点进展,希望积极申请试点资格。
对于税延养老险发展前景,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税延养老保险政策启动后,将撬动可观的养老金资产增量。有分析称市场潜在最大购买力为每年千亿以上。
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表示,以美国的IRA即“个人退休账户”为例,其1976年推出时的额度只有1500美元/年,经过6次调整达5000美元/年,成为40年来美国养老金资产持续增长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