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累保费收入下滑的,是占保险市场半壁江山的人身险业务的下滑。同样,带动大势触底回升的也是人身险业务的好转。
来看下前7月保险市场几组重要数据和变化:
保险业总资产17.6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41%;
原保险保费收入2.47万亿元,同比下降2.36%;
保额4606万亿元,新增保单157.58亿件;
资金运用余额15.7万亿,增配固收资金;
财险市场 “大公司集中”态势持续;
区域保费集中度下降。
保费降幅连续6个月收窄
银保监会最近披露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保险业总资产176546.18亿元,较年初增长5.41%,净资产20310.60亿元,较年初增长7.78%。产险公司总资产24140.96亿元,较年初下降3.29%;寿险公司总资产138386.33亿元,较年初增长4.72%;再保险公司总资产3533.77亿元,较年初增长12.19%;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500.29亿元,较年初增长1.80%。
今年前7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2.47万亿元,同比下降2.36%,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915.62亿元,同比增长13.45%;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7754.58亿元,同比下降7.39%。
拖累人身险业务下滑的是寿险。人身险三大险种中的健康险、意外伤害险都实现了超过17%的增长,仅寿险业务下滑了11.15%。
寿险业务的下滑更多与产品结构调整有关。去年以来,在监管部门的主导下,寿险产品经历多轮清理整顿,回归保险保障,一些寿险公司逐步调整和适应从大卖趸交理财型产品到推动长期保障型险种销售。实际上,随着民众保障意识提升和税优政策推动,人们对保险保障的需求正在呈现出高增长态势。
如果将上述下降数据与前几月相比,保费降速则进一步收窄,呈现明显好转。今年初,寿险业务保费同比下滑一度高达25.98%,出现多年难见的“开门不红”。
产险业务则出现了保费增速下降趋势。产险业务中,交强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24.36亿元,同比增长9.71%;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18.67亿元,同比增长18.16%。
尽管保费仍然处于负增长区间,但是上半年保险业向全社会提供保额超过了4000万亿元。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过去一年来保险结构的调整效果初显,保险产品的保障属性显著加强。
今年前个7月,保险业提供保险金额4606.76万亿元。其中,产险公司保险金额3947.53万亿元;人身险公司本年累计新增保险金额659.23万亿元。
从险种看,车险保额112.77万亿元;责任险保额339.36万亿元;农险保额20573.81亿元;寿险今年累计新增保额15.10万亿元;健康险保额519.63万亿元;意外险保额2705.19万亿元。
保险业新增保单件数157.58亿件。平均每一个中国人拥有超10件保单。其中,产险公司签单数量152.96亿件;人身险公司今年累计新增保单4.61亿件。产险公司保单之所以售出了最多的新增保单,主要是因为以小额、分散为特点的网络创新险种频出,更多件均保费更低的保单推动了更多保单被售出。
从险种看,货运险签单数量27.99亿件;责任险37.59亿件;保证险11.75亿件;车险2.46亿件;寿险本年新增累计保单0.56亿件,其中普通寿险3040.20万件;健康险15.07亿件;意外险36.67亿件。
2018年前7月,产险业务赔款3123.66亿元,同比增长15.82%;寿险业务给付2768.32亿元,同比下降11.18%;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883.28亿元,同比增长35.78%;意外险业务赔款147.71亿元,同比增长22.88%。
保险资金增配固收资金
截至7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5.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21%。其中,银行存款20541.61亿元,占比13.09%;债券55603.16亿元,占比35.4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9880.04亿元,占比12.66%;其他投资60957.54亿元,占比38.83%。
相比今年初,银行存款占比增加0.17个百分点,债券占比上升0.83个百分点,股票证券上升0.36个百分点;其他投资下降1.36个百分点。
固收类投资项目尤其是债券,是保险资金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向。2017年以来,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债券市场经历了快熊到慢牛的波动行情,也为保险固收类投资提供了一定增配空间。
以平安为例,截至2018年6月30日,平安集团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2.5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4%。2018年上半年,平安实现净投资收益584.24亿元,可观的投资收益离不开大量固收投资带来的净收益。
今年上半年,平安进一步加大了定期存款和债券投资。截至2018年6月30日,平安投资债券额度达到1.14万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的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到44.3%。
中国平安(601318,股吧)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表示,上半年平安在3.6%-3.7%的收益率水平配置了较多的10年期长债,主要包括国债和金融债,目前平安投资的具有政府信用的债券在总投资中占比达到35%以上。此举不仅增厚了投资安全垫,也有效降低了资产负债缺口0.3年。
当谈及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及固收策略,人保资产固收负责人7月份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去杠杆和信用收缩大背景下,信用债的分化还将持续,信用利差仍会进一步扩大,该公司固收策略将集中投资于高等级债券。
寿险位次轮动:平安逼近国寿
寿险公司座次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一年保险业清理整顿的影响。在今年前7个月原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人身险公司中,安邦人寿从第三名下降到第二十三名,和谐健康更是从第12位下滑到倒数第15位。安邦系公司今年被接管,趸交理财型业务被要求大幅收缩。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传统品牌和市场优势、同时产品结构合理的大型公司获益明显。2013年~2017年,人身险前十大位次多次更迭,“一代霸主”中国人寿原保费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30.42%降至2017年底的19.67%。今年前个7月,国寿在大幅压缩趸交保费的基础上,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854.29亿元,同比增长 4.42%。市场份额则回升至21.71%,较2017 年底提升 2.04个百分点,稳居行业第一。
不过,由于平安人寿保持了更快增速,其与国寿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平安人寿前7个月原保费收入为3014.84亿元,仅比国寿少839亿元。如果算上万能险和投连险,保费差距仅有440亿元。
太保寿险则稳定的把持着第三把交椅。与去年同期相比,太平人寿前进两个位次,泰康人寿、新华保险前进了一个位次。富德生命人寿虽经历风雨但座次排名未变,华夏人寿逆势上升五个位次,从第十名上升至第五名。
今年以来产险业务增速逐月下滑,但整体上仍维持较快增长。前7个月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915.62亿元,同比增长13.45%,市场结构相对稳定,保险公司排名变化不大。
但在稳定增长背后仍有一些变化,市场份额在向大公司集中的同时出现拉锯态势,一方面,以老三家为代表的大型公司依然占据最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另一方面,中小公司还是突围求存,排名后50位的中小财险公司保费占比微升。
2013年~2016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等3家财险巨头合计市场份额曾连续下滑,分别为64.8%、64.7%、64%和63.07%,2017年市场份额止跌反升至63.50%。前7个月这一数字进一步上升到63.74%,去年同期则为63.35%。
另外,在87家财险公司中,排名后50位的财险公司市场份额曾从2015年末的5.14%快速降至2017年末的2.92%,今年前7个月其总保费虽然仅有205.8亿元,不过占比微升至约3%,显示出中小保险公司竞争求存的态势。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前7个月,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四川、浙江、河北、北京、湖北、上海等十个省市寿险原保费收入共计约1.19万亿元,在寿险总保费中占比57.55%,与去年同期的59.25%占比下降约1.7个百分点。
江苏和广东历来是保险大省,但第二名广东省与第一名江苏的差距,仅仅只有不到8亿元保费差。
与前十大寿险公司中曾有新面孔杀出黑马不同,前十大区域市场虽然偶有名次变化,但近几年来整体保持稳定。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北京、四川、河北、浙江、上海、湖北等传统保险区域强省市一直稳定在保费收入排名前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