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的推出,意味着国家再次允许银行破产。国家对银行的隐性担保,转变成显性担保,不再无条件买单。
前段时间,菜导在微信收到一位菜友的留言:
这位菜友的提问,其实包含了以下几个疑惑:
银行存款保险,究竟是什么东西?存款保险是不是类似于寿险、意外险这样的商业险,可以购买?哪个金融机构在卖这种保险?
今天,菜导就来聊一聊,存款保险,究竟意味着什么?
根据官方的定义,存款保险制度是这样解释的:
“存款保险制度又称存款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强制要求银行、信用社等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按规定缴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存款人利益可能受损时,及时动用存款保险基金向存款人偿付受保存款,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存款安全的制度。”
通俗地说,存款保险就是当银行倒闭破产时,向存款人提供资金保障的一种特殊险种。
要想全面认识存款保险,需要了解下面几个问题:
(一)赔多少钱?
我国存款保险实施限额偿付,最高限额50万元人民币,超过的部分,将从破产银行的清算资产中受偿。
也就是说,同一家银行,最高无偿给你赔付50万元。但超过的部分,需要等待破产清算以后,从银行的财产中按比例受偿,至于能够拿回多少,只能听天由命。
(二)谁负责赔款?
存款保险基金负责赔款。
存款保险基金是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专门账户,资金由央行负责管理。
存款保险基金的运营,将遵循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原则,央行将投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债券及其他高等级债券,或以现金的形式存放在自己的银行账户中。
当银行出现经营问题,导致破产或倒闭时,存款保险基金将在7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偿付。
存款人不需要交保费,保费由银行来缴纳。收取保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促使银行审慎经营和健康发展。
只赔50万元?有些菜友可能觉得保额太少了。但央行对民众的家底还是一清二楚的,50万元其实已经足够了。
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7月,全国住户存款余额约为68.4万亿人民币,人均存款不足5万。
请注意,这还是被平均过的数据。如果再算上各种负债,很多人基本都是负资产。
那些在银行有大额存款的,要么是公司法人,要么是具有风险识别能力的高净值富人。
这些都是聪明钱,嗅觉敏锐,能够在风险来临之前及时进行存款搬家。即使遭遇不测,也有“愿赌服输”的勇气和风险承受能力。
也就是说,50万元的保额,对99%中国老百姓来说,都已绰绰有余。
可能你会问了,既然99%以上的人都保了,为什么国家不干脆实行“全额赔付”呢?
央行是这样回答的:
“最好的做法就是既让存款保险的覆盖面足够广,对绝大多数存款人进行全额保护;又不全覆盖,让那些大额存款人有动力去筛查和监督银行的经营状况,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
另一个原因是央行不想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毕竟数十万亿存款的保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就是存款保险制度的精妙之处。既能警告银行“熊孩子,你别乱来”,又不至于让熊孩子背负太大的经济压力。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银行理财产品是不保的。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只保现金,不保银行理财、银行销售的保险和信托。
无论你买了多少银行理财,银行倒闭了,同样需要你自担风险。
现代意义上的存款保险制度,诞生于上世纪大萧条时期的美国。
1929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金融风暴的肆虐之下,大量银行破产倒闭。
短短三年,9755家银行相继倒闭,银行年均倒闭数量达2400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美国老百姓极度恐慌,疯狂挤兑。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走马上任,就职美国第32任总统,并留下了一句名言:
“我们唯一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为了消除消灭人们对银行倒闭的恐惧,重建信心,罗斯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签署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这是金融改革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一部法案,这部法案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就是建立联邦存款保险机制。与此同时,一个名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机构诞生了。
1933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全美97%的存款人纳入保障范围,规定2500美元以下的存款无条件赔偿,从而遏制了恐慌情绪的蔓延,挽救了银行业和美国经济。
此后,保额不断被提升。现在,美国存款保险最高限额已达25万美元。
法案诞生的次年,1934年,在余下的一万多家银行中,倒闭的银行数量下降到9家。此后,从1945年到1980年,每年倒闭的银行数量,只有5家左右。
如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存款保险制度。
但在2015年之前,G20集团内,除了南非和沙特,就只有中国没有存款保险制度。
中国不是不想设计存款保险制度,相反,这一制度酝酿了足足22年。
1993年,央行内部开始筹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1997年,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破产倒闭。此后三年,中国将近300多家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先后被关闭、破产或兼并,所涉及的自然人债务金额超过1700亿。
在风雨飘摇之际,1997年底,时任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二司司长刘士余临危受命,成立了存款保险课题组,研究破解之道。
2004年,存款保险处开始挂牌,即将进行制度设计。
这时,四大国有银行开始不干了,导致存款保险搁浅。
某位银行行长扬言,“我要是倒了,你也赔不起;我要是不倒,每年白交了几百亿保费,你以为我是做慈善的?存款保险简直是拿钱保小银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情况继续恶化,全球大量银行倒闭。
高层认为此刻推出存款保险,可能会释放出国家信用撤退的信号。因此,存款保险再度被搁置。
2012年,存款保险终于迎来了曙光。国务院开始强力推动存款保险的立法进程。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最终通过了《存款保险条例》。
2015年5月1日,历时22年的存款保险,终于正式实施。
存款保险一波三折,数次遭遇难产,究其原因,与央行和银监会之间的博弈有莫大(博客,微博)关系。
央行起草该方案,想推动银行业市场化管理,然而银监会以“存款保险会弄死农村信用社”为由,予以拒绝。
央行想赋予存款保险机构“辅助监管功能”,独揽监管权,但银监会担心权力旁落,而予以拒绝。
央行倾向于成立独立而强势的存款保险机构,以公司法人的形式运作,独立征收保费。
银监会担心在保费的制定上失去话语权,再次予以拒绝。
最后终于各退一步,以基金的形式管理存款保险。
银行破产,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2007年,全球金融风暴前夕,英国北岩银行因持有华尔街大量次级债券,引发疯狂挤兑而破产,腐国人甚至为了争夺排队位置在银行门口打架斗殴。
2013年,塞浦路斯陷入欧债危机中积重难返,最大的国有银行被挤兑后倒闭,大量储户争先把本国货币换成比特币,比特币因此暴涨了783%,引发全球关注。
2018年,阿根廷汇率遭遇空前暴跌,仅仅半年时间阿根廷比索贬值达50%以上。货币贬值,物价飙升,大量银行岌岌可危。
因此,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编织金融市场安全网,就显得很有必要。
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增强我国金融业抵御和处置风险的能力,是一场意义深远的重大金融改革。
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眼里,“银行绝对安全”的观念根深蒂固。
尽管1997年已经出现了中国首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银行破产的案例,但最后央行还是出面,指示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收拾海南发展银行破产的残局。
但存款保险的推出,意味着国家再次允许银行破产。国家对银行的隐性担保,转变成显性担保,不再无条件买单。
目前中国4000多家银行,不管是国有大行、股份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还是民营银行,都得遵守优胜劣汰的商业法则。
对于普通人来说,好消息是,这会促使银行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我们在银行买到的产品收益将更高,享受的权益将更多。
坏消息是,如果选的银行不靠谱,最终的风险,也都只能自己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菜鸟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