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司。
有的是60岁前额外给付,有的是保单生效15年前额外给付。有的癌症二次赔,有的对特定疾病二次赔。单次赔、多次赔,给了保额给津贴。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不管怎么搞,这些花样都紧紧围绕着“人病了,打钱”这一重疾险的核心保险责任,但医疗险不同。
医疗险的那些花样,才是真的花。
有的可能还和“住院了,报销”这一核心保险责任沾点边,比如质子重离子治疗保险金、外购药报销等,有的就纯粹是其他医疗服务了,比如医生在线问诊,费用垫付等。
费用垫付,可以说是很贴心的服务了。
想想,从被保险人进医院起,就已经走在花钱的路上了,但保险公司的保险金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到手。
这时候要用钱怎么办?
目前市面上的垫付服务,大概有两种,一种叫垫付,一种叫直付。
垫付,就是保险公司先出钱,供被保人住院治疗使用,出院后再跟保险公司结算。直付,是保险公司直接和医院结算,不用出院了再结算。
显然,直付比垫付,更快。
但这项服务,也有些不大不小的要求,比如尊享e生2020,就要求得是罹患重疾,还得是过了1万免赔额,才可以申请。
买过百万医疗险的,除了正常的医疗保险金、重疾保险金之外,可能还听过一种,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
甚至它还隐隐成了部分百万医疗险的卖点。
但是吧,它可能没想象得那么无敌。
所谓的质子重离子治疗,其实是放疗的一种,而放疗大家也知道,和手术治疗、化疗都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规手段。
放疗,就是拿射线照人体,照哪杀哪,不分好坏。
质子重离子不同,因为它的特性,它可以更加精准地照射肿瘤细胞,从而避免误伤友军。
但我问了些医生朋友。
公认的是,质子重离子放疗,从理论上来说,副作用更小。但有争议的是,并没有明显证据表明,质子重离子治疗显著提高了恶性肿瘤治愈率。
而且也不是所有恶性肿瘤患者,都适合质子重离子治疗。
我国目前临床经验最多的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每年也只接收200来人的患者。国内一共也就三家,台湾一家,山东一家,但大多数有这服务的产品只指定上海这家。
上海这家,每个疗程27.8万人民币,通常只需要做一个疗程,但治疗时间很短暂,患者基本是门诊治疗。
大多数百万医疗险,不报销,社保就更别说了。
尽管如此,这服务能覆盖的人群很有限,而且也不是某些靶向药那种“治病非它不可”的必需感,所以只能说这服务有一定含金量。
不过有部分产品,有赴日医疗的责任,而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质子重离子治疗的经验,要比我国更丰富,可接收的患者类型也会更多,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场景。
这倒是提高了质子重离子保这服务的含金量。
比起质子重离子,院外购药报销就接地气多了。
出于《我不是药神》等电影,以及一些社会新闻的影响,大多数人对外购药能有多贵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
更可气的是,除它之外,别的药效果还不好。
比如,《药神》里的格列卫,每个月2万多,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每个月2万多,治疗脊髓型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每个月打4针,一针75万。
要是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外购药,多少还能缓解一些,但要是不能,只能自讨腰包的话,这可不是小数目。
有时候真不知道,到底是无药可救更绝望,还是有药但买不起更绝望。
关于医疗险的药品报销范围,看这么几个地方。
1、药品费的相关释义
有的产品会在释义中约定,要求药品为“在合同约定的医疗机构药房购买”。
2、免责条款
有的产品会将外购药作为责任免除的部分。
没有经过医生建议,自行购买的,不报。有处方,但不是在医生所在医院购买的,不报销。
3、附加条款
有的产品会以附加条款的形式,单独列出来自己是可以对恶性肿瘤院外购药进行报销的。
尊享e生就是以附加条款的方式
总之,要是在意这项服务的,最好还是多和保险公司确定下。
有些说只报销恶性肿瘤的外购药,但实际上,只要是合理治疗所需的外购药,可能都在保障范围内。
有些说报销外购药,但保险公司自己列了个药品清单,得是清单里的才行,比如说复星的超越保。
今天说的这三种服务,算是又值钱又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对某些特定人群会管大用。
比如,费用垫付不用多说,大多数人都适合,毕竟谁也不知道住院那天,自己手头会不会周转不灵。
尤其是初入职场,或者现在手头已经很紧的人。
质子重离子、外购药,是比较针对恶性肿瘤的服务,有这方面担心的,可以优先选择带这两项服务的产品。
外购药优先级,又高于比较局限的质子重离子医疗。
除了正常的报销责任以外,很多医疗险都有各自亮点的医疗增值服务,我上面提到的尊享e生,就属于服务比较多的。
而因为保证续保20年的平安长期医疗险,除了续保20年这个亮点,在医疗服务上比起很多百万医疗险来说,就差得多了。
有个达尔文易核版,核保条件比较宽松,它有个服务挺好,是24h的在线医生问诊,相当于请了个家庭医生。
所以,看个人偏好吧。
毕竟除了各种花式给钱,有时候这些医疗服务也很有用。总之,想要对重疾险、医疗险有更多了解的,可以加小助理微信:manmanjun66。
因为,以后这种服务性质的条款会越来越多。
前一阵子,监管还下了规定,允许保险公司开展健康管理服务,这相当于给保险公司加了条赚钱的路子。
除了医院这些正经医疗机构的活,保险公司不能干之外,其他一些医疗增值服务、偏软性的服务,保险公司既可以写在合同里,也可以单独开展。
当然,那些写进合同里的服务,都是要花钱的。
不过监管说,分摊成本不得超过净保险费的20%。
也就是说,不加服务前,保费100块的话,保险公司不能说多了个医生在线问诊陪聊,就收130块。要是真的很金贵,那就单独签合同。
总之,要是打算上车的,一定要先加小助理微信:manmanjun66。当然,要给自己、孩子和家里老人全方面配置保险的,也要加他!
保险一买几十年,别闷头买!
原则上,我们不建议大家随意购买保险,保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每个家庭每个人适用的保险都不一样,建议大家咨询后再选择购买保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司聊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