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十届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0》发布式——“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研讨会在北京民族饭店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社保实验室)与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香山财富研究院协办。
来自国家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银保监会、社保基金理事会等部门的嘉宾,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养老金业界代表及媒体共聚一堂,就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发展这一重大主题进行研讨,为中国养老金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伟出席了会议第六单元的圆桌讨论环节,并发表精彩观点。
以下为顾伟发言实录:
谢谢郑教授邀请我参加养老论坛,整个基金业实际上过去一直是养老投资和养老大发展过程当中的积极参与者。跟大家汇报一下,实际上在过去的第三支柱重点发展的是养老目标基金等等这些TDF产品。在过去2018年8月发行的第一只养老目标基金是和招行一起合作发的,当时的发行规模是7亿,两年多以来,整个基金的回报率接近50%,银行回报应该在2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资产配置,包括我们在自己内部有一个FOF超额收益方面,我们把整个总额波动率降到8%,也就是说45-50%的权益,但是整个总额波动率是大幅下降的。从整个过去2年多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整体的养老目标基金截止到10月底应该是90多只,将近100只,总的规模大概470亿,每只基金的规模都不大,大概4-5亿,一共有170万客户,也就是说每个客户投资在养老目标基金上的规模可能也不大,就是2万左右。
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在过去2年多时间当中,因为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长期投资和价值逐渐走上正道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客户对这类基金的认同在不断上升,比如说现在用户单只TDF投资者客户数由原来的两三万扩大到7万、8万,这是过去发展当中所看到的积极现象。总结下来,公募基金在参与整个养老投资和管理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几个点,第一个点是权益投资,之前各位专家讲到了,蔡首席刚才也讲了,资本市场权益投资对于整个养老投资的重要性。有一个数据,2004年到2020年过去15年当中,公募基金平均回报率在15%,固收回报率平均在4-5%,要是通货膨胀,要达到未来养老支出的现金流,权益投资是这里面提升收益的非常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为数不多的有效的手段。公募基金实际上在权益的主动管理上能够贡献非常明显的超额收益,而且非常稳定,过去15年超额收益在5-10%,也许未来会有收敛,但是我们相信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成为主要投资理念之后,波动性会下降。
第二个资产配置在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光是做股债的比例的配置,而是现在我们看到,刚才蔡首席讲到养老,或者是老年人对于资产管理、对于自己的资产配置需求实际上是非常大的,不光是投资的需求,而是包括了更深层次的负债、现金流的匹配问题。实际上目前我们在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和这个相匹配,不光是养老目标基金,我们推出的投顾业务,我们和将近20家银行签了投顾协议,通过互联网、通过人工智能,我们能够为几万客户,未来几十万,甚至上千万的客户提供到个性化的资产配置的服务。这实际上是和每个投资者的投教和长期投资相结合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我们通过这些工具类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资产配置的专业能力,能够服务到更多的养老投资,这是过去我们两年多做的尝试。
主持人问了一个关于创新的问题,实际上从目前养老目标基金的产品发展来说,过去两年算是创新的产品,虽然发展得慢一些,我刚才讲过了。另外跳出简简单单的TDF目标基金的产品来看的话,从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我刚才讲到的另外一个就是投顾的业务,投顾的业务它是一个更广义的资产管理服务的概念,但是实际上从目前我们整个的投顾业务开展来看,和一些银行合作来看的话,实际上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这些投资者来说,他们的养老需求实际上是很大的,实际上黄总刚才讲到风险的问题。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看,像我们家,70后,退休之后面临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实际就是增值的风险,没有办法战胜通货膨胀。
所以,对于每一个年龄层的人来说,在目前考虑养老问题的时候,更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风险偏好、自己的流动性安排,是一个长期的规划。在过往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点是什么?大家对于自己的这些养老的安排,对自己未来资金的需求,以及对城市的规划以及对于投资的支持,刚才杨艺总讲到的,对于这些问题的认知,实际上中国广大的投资者,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需求,对这方面的认知都是不足的。我们在做投顾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对机构的,而是直接面临到终端客户,终端客户的需求是千人九前面的,每个人有自己不一样的需求。
目前这个阶段,很多投资者对自己的需求并不是很了解。80后、90后跟我们之前的产品做一个归类,60后、70后、80后,按照他们到期日我们做一个下滑曲线来做这样一个资产配置,如果放到更广阔的概念当中的话,这个创新是面临着广大投资者的资产管理,包括养老需求的需求觉醒,我们用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服务到他们,除了黄总讲的第一、第二支柱简单的归集,未来第三支柱要面临很多投资者的千人千面很复杂的养老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借助到互联网、人工智能、银行的渠道,能够结合起来,把投资者服务需求引导和负债的匹配方面的工作能够做得深入下去。整个养老的投资才是有生命力的。
我们做资产配置的时候出发点是什么?不是来自于资产,而是对于客户负债的了解,对于保险来说,对于社保资金来说,更长时间做的是资产负债的匹配,而不仅仅是资产端的规划,仅仅基于资产端的规划,这个东西是很虚无的,它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而不是服务到客户终端的东西。所以我能想到最大的创新就是我们是不是能够把头部的业务和养老的需求结合起来,真正服务到每个投资者,把投资者理财的需求和理财的认知能够真正地提升上来,这样从更长的角度也能解释杨艺总讲到的几个矛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