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产品目前仅在大湾区内地城市销售,广东居民、在大湾区居住、就业的外省居民和港澳居民只要符合年龄、健康等要求均可投保。
粤港澳大湾区在保险产品方面的创新正风生水起。近期,首批大湾区重疾险出炉,叠加广州城市保险“穗岁康”的走红,区域型保险或城市型保险似已逐步成为各大保险公司布局的重点。
多数观点认为,类似于“穗岁康”这样的城市保,更多是一种补充,属于普惠性质,不能完全取代商业保险。
首批大湾区重疾险问世
11月15日,“横琴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疾病保险(A/B款)”在珠海发布;12月10日,太平洋保险(601601)“粤享金生”产品在广州宣布即将正式上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还有多家险企的相关产品正在设计或备案中,大湾区居民专享的重疾险产品线将日渐丰富。
“这款产品是基于全国首张区域重疾表——粤港澳大湾区多病种重疾表,同时,结合公司在广东多年的重疾理赔数据而推出的重疾险,针对在广东、香港高发的鼻咽癌,以及近年来发病率明显攀升的直肠癌、结肠癌都给予终身200%的赔付。”太平洋寿险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郎旭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数据,广东全省肿瘤登记地区每10万户籍人口中,273人患有恶性肿瘤,有162人死于恶性肿瘤,居众多身故原因之首,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12%和23%。同样,据该检测报告统计,在大湾区男性和女性癌症分布中,患结直肠癌、鼻咽癌比例分别达76%和69%,其中,结直肠癌的年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增速的近2倍,是大湾区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由于鼻咽癌在广东和香港地区的发病率占全国的60%,是其它低发病率地区的20倍,其又被称作“广东癌”。
区域保险未来或成为一种潮流或趋势。视觉中国
大湾区虽然具有各类经济元素活跃、经济主体多,人员、贸易交流广泛而密集,各类寿险、健康险产品众多等特点,但目前市场上的健康产品几乎都是根据2007年版重疾定义下的产品,具有同质化、大众化的共性,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精准性不高、个性化偏低、保障程度不足等缺陷,在不同层级、区块划分、目标定位的区域发展战略上,与湾区百姓对健康的期望还有差距,与市场需求脱节。
与全国版重疾险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在定价费率上有一定优势。“大湾区居民的整体重疾发生率数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10%至20%,从这个角度说,发病率低则健康水平高,保费也会相应降低。”太平洋寿险总公司精算部资深经理夏小鸥指出。
据记者了解,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产品目前仅在大湾区内地城市销售,广东居民、在大湾区居住、就业的外省居民和港澳居民只要符合年龄、健康等要求均可投保。
“穗岁康”不能取代商业保险
除了大湾区重疾险,网红保险“穗岁康”,以其门槛低、保费低、保障范围广等优点,短时间内引发了全民参与投保的热潮。截至12月14日,“穗岁康”上线14天,参保人数超200万,保费超3.6亿元。
“穗岁康”是由广州市政府批准同意试点方案, 由广州市医疗保障局指导的广州医保专属百万医疗补充险,经公开招标选定4家商保公司共同承保的普惠型保险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穗岁康”成为市民热议的保险话题,首先是因为价格便宜。不管多大年龄,只要是参加广州医保的人,每年只需要180元就可以参保。与其他商业医疗险不同的是,60岁的人购买一份商业医疗险至少需要花上千元,而“穗岁康”则不同,全民统一价,即使80岁的人购买,都是统一价格,只需180元。
其次,既往症照样赔付,这条也备受市场关注。通常来说,带病投保是一般商业险的大忌,也是最后产生理赔纠纷的根源。但穗岁康取消了这道门槛,比如某市民在12月购买了“穗岁康”之后,因为心脏病住院了,那么从次年1月1日开始,因心脏病产生的费用,就可以报销。
第三,理赔方便。买了“穗岁康”只要在定点医院就医,费用直接由医保结算,不用再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手续简洁方便。
由于都是保险,不少市民,对于大湾区保险和穗岁康这样的城市保险之间的区别产生了疑问。蜗牛保险CEO尚萌萌认为,两个产品其实区别明显,大湾区重疾保险与“穗岁康”不是相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大湾区重疾险是固定金额赔付的产品,人们一旦得了重疾,就赔付对应的金额;而“穗岁康”是医疗费用报销类型的,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可以报销回来,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前者解决得了大病后的失能收入问题,后者解决高额医疗费用问题,可以同时进行赔付,并不重叠,“重疾险+医疗险”的方案组合是对民众健康生活更好的保障。
但尚萌萌强调,穗岁康只是基础社保的延展,在整体保障方面还是有不足,需要考虑家庭的各种因素配置对应的商业保险,才能有效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
区域保险未来之辩
类似“穗岁康”或者大湾区保险,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未来的保险品种是否会逐步区域化?中国人保(601319,股吧)广州市分公司个人非车险业务部负责人杨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类似于“穗岁康”这样的“城市保”目前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近两年来,全国多个城市都有推出以基本医保参保人为对象、在保障范围上以结合基本医保、提供大额医疗费用补偿为特点的城市定制型补充健康险项目,而且不断有新的城市保项目在推出,越来越多的商业保险公司在入场。“城市保”类似项目目前在业内业外的关注度非常高,承保覆盖人群也在不断扩大,总的来看有利于促进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降低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获得健康险保障的门槛。
尚萌萌认为,区域类保险针对特定区域人群,具备特殊的定价考量和特色优势,比如本次大湾区重疾险针对大湾区内高发的部分重疾给予双倍的赔付额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这类保险也会更加贴近各地民众的实际风险和需求,是未来保险创新的重要分支。
不过,虽然主流观点认为,区域保险未来或成为一种潮流或趋势,但也有业内人士“浇凉水”。行业资深理赔专家、北美高级寿险管理师孙晓四认为,区域性保险比较难以成为主流,更多是一种补充,原因在于,“保险需要遵循大数法则,只能在大市场、大数据基础上,才有大作为 。
(作者:叶麦穗 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