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 的内容副总裁 Jason Rubin 宣布公司将关闭旗下 VR 影视工作室 Oculus Story Studio,后者成立于 2014 年,曾推出过《Lost》、《Henry》、《Dear Angelica》 等影片,其中,《Henry》是第一部获得艾美奖的 VR 影片。
据了解,工作室关闭后,Oculus 鼓励原有的 50 人创作团队在 Facebook 或 Oculus 内部重新寻找工作岗位,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安排方案。
VR 技术发展迅速的另一面是优质内容的需求正不断提升,而 Oculus 此番将旗下的 VR 内容生产创作团队解散后,重心将投入到对外部内容创作的支持方面。
在去年 10 月的 Oculus Connect 开发者大会上,扎克伯格曾经透露,Facebook 在 VR 原始内容创作方面投入了 2.5 亿美元,并计划再投入 25 亿美元用于内容生产,VR 影片是这一规划的重要构成。而在此次对于 Oculus Story Studio 的关闭,Rubin 也再次强调,将会有 5000 万美元提供给外部 VR 内容创作者,因此,工作室的关闭并不意味着 Facebook 对 VR 电影的放弃。
不过,目前团队正在创作的 The Wolves in the Walls 项目(Neil Gaiman 的儿童读物《The Wolves in the Walls》的 VR 版)也随着工作室的关闭被迫中断,让这次工作室关闭的消息显得有些“计划外”。
除了VR影片制作外,Oculus Story Studio也有其他产品输出。在《Dear Angelica》 的创作过程中,团队就开发了VR绘画工具 Quill,用户可以在Oculus应用商店中下载,并佩戴头显在VR里创作3D场景。不过,随着工作室的关闭,虽然Quill仍旧支持下载和使用,但在Oculus将不再对更新提供支持。
VR内容的创作离不开团队和工具,36氪曾经介绍过由电影制作人Chris Milk成立的VR电影工作室Vrse.works,他同时还推出了VR内容开发平台,此外,芬兰VR公司Vizor前不久获得23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这家公司定位于“VR界的YouTube”,为各类优质VR作品提供展示平台。
在Oculus Connect开发者大会上,小扎曾经展示过自己对于VR社交场景的构想,此番将VR影片创作团队关闭后,如何将社交场景和虚拟现实结合会成为Facebook在VR业务上的重心吗?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