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酷派为何会沦落至此: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转型的阵痛-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22:13:1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编者按:乐视资金链断裂被媒体曝光后,酷派作为他的子公司也被挖出财务状况恶化等状况。继上个月酷派被平安银行(000001,股吧)追债后,子公司近日又被宁波银行(002142,股吧)起诉,昔日的国产手机

编者按:乐视资金链断裂被媒体曝光后,酷派作为他的子公司也被挖出财务状况恶化等状况。继上个月酷派被平安银行(000001,股吧)追债后,子公司近日又被宁波银行(002142,股吧)起诉,昔日的国产手机明星品牌如今为何沦落至此,是因为上错“乐视”这条贼船?还是自己经营管理不善?且看和讯网带来的梳理。

曾名列“中华酷联”国产手机第一梯队的酷派集团(02369.HK),现已面临多重困境:国内市场份额由巅峰时期的前三倒退至2017年一季度的11位;2016年年报连续两次延后发布;5月15日被爆出将解约300名毕业生,裁员风波不停。

树倒猢狲散,乐视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易道、网酒网先后去“乐视化”,与乐视撇清关系。酷派被乐视"包养",也没过过几天好日子,尤其是乐视陷入资金链危机后,酷派也在资金缺口下捉襟见肘,股价暴跌。持续亏损的酷派急需资金救援。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抛弃360上了乐视的“贼船”无疑是酷派目前面临滑铁卢重要原因。

酷派颓势并非全怪乐视

今年上半年乐视资金链断裂闹得沸沸扬扬,作为乐视控股的酷派无论财报好坏都难免尴尬局面。

酷派受乐视影响是必然的,但是要把酷派如今的窘境都归咎于乐视,这也是不客观的。

根据酷派集团披露的2016年未经审核财务数据,其2016年营收约为79.94亿港元,而2015年营收约146.68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42.10亿港元,2015年则为盈利23.25亿港元。无论是收入还是盈利,酷派都比前一年遭遇了严重的倒退。也就是说在乐视鼎盛时期酷派已经出现颓势,只不过在乐视资金链断裂暴露在聚光灯下之后,酷派也被揪出来曝光。

最新公告显示,酷派截至2017年7月31日的营业收入约为港币27.1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约52%。且集团流动资产已低于流动负债,近期偿债压力加大。

酷派真的没钱吗?

乐视陷入资金链断裂问题之后,接着市场在唱衰乐视生态链,酷派首当其冲。继上个月被平安银行追债后,酷派子公司近日又被宁波银行起诉。而其被诉的原因均与酷派当前的资金问题有关,不是被指财务状况恶化,就是经营活动困难。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从去年10月份乐视危机爆发以来,银行对乐视、酷派的贷款都停止了,银行停贷导致酷派只能还钱不能贷,资金成了很大的问题。

事实上与乐视不同的是,酷派拥有大量不动产,他缺少的只是现金流。

关于资金缺口,刘江峰形容是“端着金饭碗讨饭”,目前酷派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而在深圳、东莞、西安等地酷派有大量土地资源。

“做房地产变现是最容易的,可以直接卖地,也可以用土地来做资本的合作。”酷派有很多资产,手握100亿的房地产,谁能想到就因为几个亿的缺口憋成这样。”刘江峰坦言。

近期,有消息称酷派要被乐视卖掉,深圳地产公司将接盘;并称酷派国内转型房地产业务,海外业务维持不变。对此,刘江峰16日在酷派新品COOL M7的渠道会上回应称,酷派现在确实在资金链上有些紧张,而酷派的土地资源确实可以“救急”。

酷派为何“将星陨落”

传统的手机销售依靠线下,门店的普及和柜台密集程度极大影响手机销量。

线下销售虽然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但随着快递行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线下销售的优势渐渐丧失,各大手机品牌除了在京东、等电商售卖之外自己纷纷搭建品牌电商。

上半年苹果、华为、小米成为网络销售的前三名,分别占比25.37%、14.02%、13.46%。

手机线上销售的领头羊小米,采用全电子渠道加物流公司分销销售模式,通过网上销售,使得经营成本大大降低,小米的定位则是15-35岁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较强,而且习惯网上购买电子产品。

而酷派过度依赖运营商渠道和产品老化难以推陈出新是酷派发展的软肋。

刘江峰也承认酷派当下是活下来的时候,他表示:酷派遇到困难是因为从传统模式转互联网,从运营商转向公开市场时转的太急所致。

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 网易财经 蓝鲸TMT部分数据来源网络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