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靴子落地: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22:27:2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法治周末记者 平影影上个月传出百度外卖“卖身”饿了么的消息,终于在近日得到了证实。8月21日,一名接近饿了么的知情人士向媒体证实,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的事情已经确定,后者作价5亿美元出售。而今只剩下饿

法治周末记者 平影影

上个月传出百度外卖“卖身”饿了么的消息,终于在近日得到了证实。

8月21日,一名接近饿了么的知情人士向媒体证实,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的事情已经确定,后者作价5亿美元出售。

而今只剩下饿了么与美团——外卖市场,终究还是走向了双巨头格局。

百度外卖终卖身

此外,据《财经》(博客,微博)报道,百度还打包一些流量入口资源给饿了么,作价3亿美元,包括手机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地图,年限为5年,百度搜索年限为两年。总的交易价格为8亿美元,完成后百度占饿了么股份的5%。据悉,交易完成后,百度外卖将独立运营一年左右。

尽管这桩收购的细节已经被各方透露,但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的官方人士对上述消息的回应仍然是不予置评。

实际上,百度外卖出售给饿了么并不意外。

从去年开始,百度外卖注册资本变更之后的半年内,其出售的消息就接连不断地传出,顺丰、饿了么据说都跟百度外卖接触过。

最开始市场一直传闻顺丰有意接手,今年3月更传出百度外卖将与顺丰战略合作,双方按照1:1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最后不了了之。之后人们纷纷猜测饿了么极有可能是百度外卖的最终买家。

有接近饿了么的知情人士称,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的事情已经确定,“这次的估值打折也很多,去年的报价还是20亿美元。最终的成交金额是5亿美元左右,饿了么出了一部分现金和股票,并不是全部现金收购”。

2016年7月,在Q1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百度曾明确表示外卖的新一轮融资已经结束,且估值达到24亿美元,投资方为百度和其他投资机构。以此计算,短短两年时间,百度外卖的身价就“缩水”了近80%。

百度股价大涨

百度外卖的估值一路走低,与其走低的市场份额有着密切关系。

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2017年5月发布的报告,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的月度覆盖率分别是1.23%、0.97%和0.20%;另据国内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研究机构——比达咨询2017年Q1的报告,饿了么市场份额36.5%,美团外卖33%,百度外卖17.3%;但美团点评副总裁兼外卖和配送事业部总经理王莆中却说过,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已超过54%。

虽然各家的数据不同,但百度外卖的掉队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而业内人士均认为,百度外卖之所以掉队是由于2015年下半年出现了战略失误,如把很大一部分人力、财力放在搭建外卖生态链上、春节期间给骑手放假等;以及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等,导致其在与饿了么、美团外卖的竞争中失去了优势。

除了市场份额落后,决定百度外卖出售的根本原因是百度战略发生了调整,O2O本身的交易之争不再是百度的重点。

在刚刚发布的百度公司第二季度财报中,百度公司定下了转型AI的新战略目标。李彦宏表示,百度以人工智能为基础驱动力来不断完善现有核心业务,尤其是手机百度、搜索、资讯流等核心产品,并未提及百度未来在O2O领域的布局和战略。他认为,股票市场波动很难解释,但百度一年前开始定位更加清晰,重视AI,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了AI新的时代。

资本市场对百度的战略转移也非常看好,昨日受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消息影响,百度股价高开1.7%。

行业开启双寡头格局

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外卖市场迈入双寡头格局。这样的结果也早在业内人士的预料中。

今年初,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曾公开表示,竞争激烈的外卖行业最多容得下两家头部竞争者,此前形成的美团、饿了么以及百度外卖三足鼎立局面最多持续6个月。如今百度外卖一旦成为饿了么的囊中物,互联网外卖市场就剩下饿了么和美团外卖“两虎相争”了。

对此,行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外卖行业跟网约车行业、共享单车行业等发展规律都是一样的,一开始是多家混战纷争,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出现巨头效应,即只有一两家巨头能生存下来,其他平台或被收购,或主动退出,因此外卖市场出现双寡头局面并意外。

但他认为,外卖市场的盈利期还远远没有到来,由于饿了么与美团点评背后的大股东分别是阿里巴巴和腾讯,O2O领域实实在在成为“二马”相争的战场,有了资本的加持,或许还能掀起新一轮激烈的战争。

第三方咨询机构艾瑞咨询预测,2017年,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规模为9780亿元,接近1万亿元大关。其中,到店业务以口碑、美团点评为主要代表,市场规模预计为7149亿元,占比73%,成为本地生活服务O2O的主要板块。而外卖、上门按摩、配送等到家业务以美团外卖、饿了么为代表,2017年市场规模预计为2631亿元,相比2016年增速为75.9%。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O2O市场空间巨大,但是对用户的实际渗透率还不足10%,各大平台仍然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无论是饿了么还是美团点评,未来都需要持续加大资本的投入,给予商家和用户更多的赋能和补贴,在未能形成垄断效应前,盈利并不现实。

责任编辑:孟 伟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