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科技消息 10月9日,“甦盛典 新商业 Talk 2018”暨“2018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百强榜单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智联招聘CEO郭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财经》(博客,微博)杂志主编、《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何刚,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宁向东等多位意见领袖出席了活动,一起探索残酷商业环境中的新生命力。
智联招聘CEO
郭盛
郭盛先生以”新效能 新价值”为主题,揭示了人才经济时代商业成功的秘密武器,并在现场发布了“2018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百强榜单。
新技术催生更智慧的个体 职场演化为“智场”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靠人才数量制胜的逻辑已经过时,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让单个的人力资本被释放出更大的效能,雇佣关系在双重的趋势作用下继续演变。
智联招聘在2015年宣布新雇主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一趋势以员工的地位和话语权的首次反转为分水岭,宣告着以雇主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模式终结。2016年,移动互联网浪潮推动了价值趋同、扁平结构和伙伴关系的新趋势,企业社群产生;2017年,新技术开始颠覆传统企业管理生态,合同约束力降低,组织边界模糊,职场进化为以“数字驱动”、“智能技术”为特征的“智造场”。
2018年, 新技术在职场中的应用不断深化,让人类在不擅长的程式化、重复性劳动中解放,通过从事更具创意和决策属性的工作,以更智慧的姿态发挥更大价值。云技术的成熟、移动办公类产品的普及,让组织协作更灵活无界,人力资本在组织内外流转并创造价值;语音识别、智能翻译、聊天机器人等智能工具的应用让人类技能充分得以表达和延伸,人类智慧的效能被放大。以顺丰为例,AI技术不仅在货物分拣、技术采集方面解放快递小哥的精力,还能演化成客服人员,让快递小哥集中精力发挥人类的指挥特长,从快递配送员转化为客户管理专家,从而提升客户体验。
智能技术遇到更智慧的个体,让职场演化为 “个体赋能”、“任务分权”的“智场”。
优秀的企业总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找的新的转机,今年的百强雇主也很大程度上引领或拥抱了“智场”这一迭代升级的趋势,抓住人才经济的雇佣关系痛点,通过成为员工心目中的最佳雇主来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实现。郭盛介绍道:“‘智场’让组织的物理边界消失于无形,实现‘无界共赢’,打破岗位和部门的边界限制;文化渗透上更注重价值观的个性化嫁接,形成精神上高度契合的组织,实现‘多元同心’;在年轻人心理诉求不断升华的过程中,企业通过高度民主化激发个人潜能,成全员工的‘自我实现’;最后,面对新技术带来的威胁和机遇,帮助员工‘共情赋能’,培养其沟通、创意、情感能力,激发人类独有的智慧和情感。 “
百强榜单揭晓 新价值的动力源(600405,股吧)在于雇主品牌
根据英国政府研究报告,低敬业度的公司经营收入相对高敬业度公司低32.7%。在“智场“时代,由人脑驱动的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决胜的关键因素时,雇主品牌跃升为与公司战略高度并举的地位。智联招聘通过今年的活动数据发现,企业外部求职者,即潜在候选人在提名心目中的最佳雇主时,百强雇主被提名的次数是其他企业的9.5倍。
企业对雇主品牌的重视程度也随之骤升,据智联招聘介绍, 2018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活动共收到有效报名企业30854家,同比增加了76%,中小型企业的报名数量较去年增加了7%,以期通过雇主品牌建设弥补规模上的短板。
从今年的百强榜单企业来看,生产/加工/制造业行业占比28%,成为最大赢家,其中汽车、家电等制造企业为主要阵营成为了榜单的主角。其次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占比24%。毫不意外的是,今年的百强企业34%为外商独资、75%位于一线城市、65%规模在万人以上,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但也在侧面反映出强者制胜的原因在于通过重视雇佣关系,对人才得以高效运营。
郭盛在最后总结道:“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事情。看一个企业是否有前途,就看它用在人身上的费用,包括在培训和工作环境上所花的经费,占整个收入的百分比。真正成功的企业,真正做的好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有长期主义的眼光。“
附:2018百强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