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共享科技服务 共谋创新发展-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5:09:2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湖南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吴金明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现场长沙都正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欧阳冬生分享服务案例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六届科技合作联席会议现场长沙市副市长李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湖南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吴金明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现场长沙都正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欧阳冬生分享服务案例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六届科技合作联席会议现场长沙市副市长李晓宏武汉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峰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局局长圆桌会议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松合肥市科技局局长黄群英长沙市科技局局长赵跃驷南昌市科技局局长李淑英国家科技服务行业试点单位对接会现场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局局长圆桌会议

新时代,新发展!为挺进中国经济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如何勾勒发展蓝图?新动能,新要求!新时代动能转换,长江中游城市群该怎样应对?大产业,大平台!政府构建平台助推科技服务业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将迎来哪些机遇?

共饮一江水,共谋发展路。9月27-28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六届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以“共享科技服务,共谋创新发展”为主题,长江中游“四兄弟”——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个省会城市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市长、科技局主要领导,四个观察员城市——黄石、岳阳、安庆及九江市科技局主要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科技服务机构代表、企业代表等相聚一堂,为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会议提出要共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科技服务业为抓手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迈向新台阶。

高峰论坛: 大咖论道科技服务创新发展

在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相关方面的专家就如何拓展科技服务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水平,以及推进创新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开创“协同创新、互惠共赢”的科技合作新局面发表真知灼见,集聚高端智慧。

剖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重点

关键词:软价值

如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源(600405,股吧),长江中游城市群该如何发展?

“要想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变成未来科技创新的硅谷,重点要发展好科技服务业。”湖南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吴金明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战略,要从过去强调硬资源、硬产业之间的合作转化为软资源、软产业领域的合作,即软价值驱动的战略。

“动力变革引发动能转换”“动能转换离不开软价值驱动”“软价值驱动离不开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高峰论坛演讲现场,吴金明层层递进,深入剖析了新时代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关键——科技服务业。

探究科技服务业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平台化

40年改革开放,培养了一大批拥有核心技能的知识工作者。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兴起,科技服务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8万亿元,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

“科技服务是创新创业生态重要部分,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促进新企业、新产业形成。”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表示,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哪里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更活跃,创新资源就流向哪里。其中,科技服务能力越发达,生态就越成熟。

未来,科技服务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在哪?王德禄认为,创业孵化、研发众包、科技金融、专业化科技服务是科技服务四大重点领域,平台化是科技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数据化、智能化是科技服务未来发展方向。

其中,平台化可以规范科技服务标准,集成第三方服务,构建平台交流通道,促进服务业态交流与融合,培育新业态,实现科技服务业整体的做大做强。

寻求政府搭台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资源共享

作为此次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共同发起搭建线上线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目前,四城市已征集160个科技服务机构作为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的首批入驻机构。按计划,该平台将于2019年12月底前建成运营。

此举对于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怎样的意义?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杨松以重庆实践为例,讲述了政府构建平台助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举措。

他介绍,在重庆市政府、市科委的指导下,重庆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还打造重庆科金融服务大平台、西部科技金融路演中心,与重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实行线上+线下联动,加大力度培育科技企业、加大力度发展创业投资,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政府搭台助推产业发展,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专家分析,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逐步深化,合作搭建科技服务共享平台,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创新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科技服务市场,培育一批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和品牌;有利于提升区域科技服务业的服务能力,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科技创新服务。

湖南省首家科技服务业协会成立

长沙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巨浪在会上宣布,长沙市科技服务业协会正式成立,这也是湖南省获准成立的首家科技服务业协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创新驱动的支撑力量,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据长沙市科技局副局长陶红介绍,该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17年年底,长沙科技服务业核心集聚区——长沙市高新区聚集各类科技服务机构938家,科技服务从业人员31207人,科技服务主营业务收入达480亿元,近3年增长率达到25%以上。

长沙市科技服务业协会成立后,将借助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聚焦服务于会员单位的市场开拓,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培育一批标杆科技服务机构。

圆桌会议: 为挺进“第四极”提供科技支撑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局局长圆桌会议上,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科技局局长,与黄石、岳阳、安庆、九江四观察员城市科技局负责人坐在一起,就科技合作、科技服务业共享等展开交流,分享经验、碰撞思想,谋求共同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挺进“第四极”提供科技支撑。

武汉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峰:

科技成果转化的“武汉实践”

武汉市委、市政府开全国之先河,创造性设立了“虚拟机构、实体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局。局长由武汉市委常委、副市长兼任,常务副局长由武汉市科技局局长兼任,副局长由武汉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和市科协等部门分管副职兼任。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至此进入有专门机构、专业人员集成推进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成立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武汉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院士专家顾问团,为科技成果转化把脉会诊。

去年8月以来,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成功举办了10场大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签约项目449个,签约金额457.8亿元,发布拟转化项目1026个供社会机构对接。现已形成市、区、校(所)和社会中介机构“四位一体”的成果转化服务格局;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出台了《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见》,提出了10条具体政策措施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制定《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容错免责实施细则》,旨在区别对待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失误和违纪违规行为,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长沙市科技局局长赵跃驷:

提升整体创新服务能力

2017年,长沙市科技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去年,长沙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1440亿元,同比增长1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11亿元。二是技术交易形成井喷。去年,长沙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百亿元,完成省考目标的223%。三是科技研发投入取得突破。去年,长沙市科技专项资金在3.576亿元预算的基础上,追加1.7亿元,完成全部政策性补贴兑付。四是自创区获准扩区。目前,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拟扩区,将涵盖包括所有湖南省级以上园区在内的16个园区。五是推进科技管理改革。优化调整内设机构和职能,新组建军民融合科技推进处和监督管理处,重构科技计划体系,建立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并行、事前资助与事后补助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六是积极推进人才交流及杰出青年培养计划。实施《长沙市“工业科技特派员”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从长沙市高校中遴选了专家教授派驻科技企业,首批已促成46个专家和企业“一对一”配对;制定了《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计划》,面向长沙市高校科研院所,计划出资5000万元,以5年一个周期培养100名前沿学科杰出青年。首批20名杰出青年已遴选支持到位。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对创新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9月11日,科技部发布《科学技术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科技部将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政府部门不直接管理具体科研项目。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服务,这是政府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是市场对服务能力和工作方式提升的要求。同时,我国经济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由“工业+投资”向“服务+消费”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特别是科技服务业在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它极大地提升了服务对象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服务对象的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科技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当前,我们在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这次又筹备共建科技服务共享平台,目的就是为了整合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业资源,提升整体创新服务能力。

合肥市科技局局长黄群英:

加强“中四角”城市合作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近年来,合肥市始终将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2004年获批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2008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启动建设、2010年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到2015年进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2016年获批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1月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市以“创新”的生动实践塑造了一个个引领性发展典型,从而奠定了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去年,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09家,总数达1666家,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11家,其中国家级3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1%,技术合同交易额144亿元,增长19.9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6件。

今后,合肥市将加强顶层设计,开展制度研究,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规划,争取更多国家科技创新试点任务落户长江中游城市群。紧紧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在资源共享、体制创新、人才交流、园区合作、产业企业等方面,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四角”城市合作,探索合肥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平台、科技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载体与“中四角”城市载体合作新模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深层次合作。

南昌市科技局局长李淑英:

强攻产业 决战工业

2017年以来,南昌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强攻产业、决战工业”和“4+4+X”的产业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取得了新进步,跨上了新台阶。

目前,南昌市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建设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中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为南昌市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去年,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2.94%,较上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2017年,南昌市专利申请量为18424件,占江西省26.1%。社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去年南昌市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81.02亿元,占江西省的比重为31.67%,比上年增长9.6亿元,增长了13.44%。载体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南昌市累计支持科技创新载体的资金总额为3000余万元。目前,南昌市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占江西省50%,重点实验室3家,占江西省75%;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1家,占江西省37%,重点实验室124家,占江西省78.98%。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去年,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知识产权转化项目等共64项,涉及科技专项资金4174万元,撬动企业成果转化资金达8亿元。

为了服务好产业发展,南昌市目前已成立了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南昌市“4+4+X”产业发展布局,调整了市级科技计划体系,紧紧围绕产业安排资金。科技重大专项专门针对南昌市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重点研发计划针对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使科技经费投入更加精准。抓住企业研发,精准补接短板。在高企申报和科技项目申报中,将企业研发投入作为重要指标。企业申报重大项目,要求其上年度研发经费投入不得低于400万元,企业申报重点研发引导项目,上年度研发经费投入不得低于其申报财政专项资金的4倍。尤其是在2017年出台的《南昌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办法(暂行)》中,改变了以往一次性补助的方式,而是根据企业研发投入情况进行补贴。

典型案例: 四市共育科技服务大市场

第六届科技合作联席会议提出以科技服务业为抓手,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迈向新台阶,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着力培育长沙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大市场。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长沙都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时代数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长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来自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的4家企业负责人分别作现场经典案例分享。

据悉,从今年6月开始,组委会通过发动、征集、评选、辅导等环节,结合专家组评审意见,确定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43家科技服务机构提交的案例入编《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服务经典案例集》,其中包括科技咨询服务机构11家、研发服务机构10家、创业孵化服务机构5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5家、检验检测服务机构4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3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3家、工业设计服务机构1家、综合科技服务机构1家。这43家科技服务机构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服务机构的典型代表,基本涵盖科技服务业的所有服务类别,体现该机构的服务产品、服务过程和服务效果,能综合反映该机构的科技服务能力。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服务经典案例集》旨在分享不同类型科技服务机构的经验做法,为政府、园区、企业在解决创新发展问题、寻找对应服务需求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科技联席会:

搭建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

今年的科技合作主题聚焦“科技服务”,突出科技服务业,突出务实合作。长沙市副市长李晓宏称,今年是四市科技合作逐步由蓝图走向现实的关键之年,科技服务业已经成为创新驱动的支撑力量。下阶段,科技合作重点是以科技服务业为抓手,共同组建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着力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突破部门界限,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为科技服务机构以及区域内产业链提供全覆盖、多层次的公共科技服务。

四城市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共建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合作协议》。目前,四城市首批已征集160个科技服务机构入驻。

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是以四城市各自现有科技资源平台为基础,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的一个互联互通的跨区域共享平台。

长沙负责建设主门户网站和科技服务机构共享子平台,合肥负责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子平台,南昌负责建设科技信息共享子平台,武汉负责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共享子平台。该服务平台计划于2019年12月底前建成运营。

成果对接 硕果累累

为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科技服务业的交流与互动,深入研讨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和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在此次会议上,国家科技服务行业试点单位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优势产业链骨干企业成果举行了对接会。

经过定向邀请,针对4个省会城市12个优势产业链共性需求,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12家科技部认定的重大科技专项行业试点单位来长沙举办成果展,并积极与60多家四省会城市优势产业链骨干企业的创新需求进行交流对接。

该活动旨在促进行业试点单位既有成果与四城优势产业链骨干企业之间产生合作,促进针对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和产业跨区域集群发展,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重要支撑点。为深化这一“朋友圈”内省会城市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城市自2013年起,轮值主办科技合作联席会议。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新时代,新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发展的蓝图已绘好,时代大幕正缓缓拉开。科技创新将以巨大的能量,推动长江中游区域合作行走在又一个明媚的春天里!


美的中央空调助力北京新机场 创新科技服务世界最大空地一体化交通枢纽 风口转向B端 三类玩家竞合金融科技服务市场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