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10月25日,新组建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外国专家局)挂牌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体干部大会,标志着广东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工作进入了整体融合式发展的新阶段。
接下来,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如何协同发力,全面支撑创新型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瑞军表示,省科技厅要认真学习贯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推进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各项重点任务,做到机构改革与业务工作两促进、两不误,确保人心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干劲不减,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新组建的省科技厅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责任与担当。
机关处室不再直接具体操作项目
“我们动作很快,机构改革方案、人员转隶、集中办公、挂牌仪式、三定规定草案等节点任务压茬推进,逐一落实。”王瑞军说,这次改革通过整合原省科技厅和原省外专局职责,重新组建省科技厅,使人才引进工作更紧密、更有效地融入科技创新工作,为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体制机制、组织保障。
这次改革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机构改革的方向,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调整和优化机构职能体系,更加突出优化政府宏观管理职能。
王瑞军介绍,重新组建省科技厅,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省科技厅将改变把工作重心放到抓项目的惯性思维和传统做法,机关处室不再直接具体操作项目,交由专业管理机构承接。同时,强化对创新的服务,针对广东高端创新资源缺乏、协同创新不够等薄弱环节,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战略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等宏观管理职能。一句话,就是要加快实现从科技计划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同时,把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贯穿机构改革始终。”王瑞军说,优化协同高效,不仅是改革的原则,而且是衡量改革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标准。优化和协同的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提高效率,改革就是要改出效率,着力推进机构设置的优化、职能配置的协同、运行机制的高效,把原省科技厅的人才、项目、平台、基地工作与原省外专局引才引智工作进行协同和融合,更加有利于主动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于广东科技创新发展。
改变“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弊端
广东市场机制比较成熟,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我省工业目前大体处于2.0向3.0过渡阶段,中低端产业仍占较大比例,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不高。
王瑞军介绍,按照新时代新要求,今年以来,省科技厅对广东科技计划管理体系进行大胆创新改革,以需求为牵引,进一步对省级科技计划管理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在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搭建重大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科技项目、人才、企业、平台、机构、成果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省级科技计划支撑体系,进一步解决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等问题,改变“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弊端,提高科技创新效能。
在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方面,更加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大力创新项目遴选方式和形成机制,强调主动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凝练组织重点领域研发项目,强化企业创新对核心技术的主导作用,特别提出引入并行资助新模式激励竞争,试行“揭榜”制,面向全国科研好项目广发“英雄帖”。
在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布局方面,首次出台了《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作为全面系统部署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的政策文件,提出了多项改革创新措施。王瑞军介绍,下来,省科技厅将加快推动设立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成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开放的科学基金;建立产业目标导向科学问题库,形成产业需求牵引的项目形成机制;组织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解决重点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
在广东省实验室建设方面,去年年底,广东启动建设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首批启动建设经费基本落实,首批科研项目已全部启动,人才聚集效应显著。王瑞军介绍,近期广东即将启动第二批3家省实验室的建设,并出台省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若干政策意见文件,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或其网络机构。
在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方面,今年以来,广东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合作,已系统化、建制化、机构化地引入激光微光学、量子信息、金融科技、集成电路、LED、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一批重要科研机构、重大创新平台和重点项目。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王瑞军介绍,最近,广东成功举办了2018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来自全球AI优势国家与地区的科技界、商界、学界大咖悉数到场,共襄AI产业发展,大湾区科技创新越来越有“国际范”。今年以来,我省加快推进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行动,加快建设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实验二期、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等在粤大科学装置,谋划布局未来网络、南海海底科学观测网和激光加速器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王瑞军表示,省科技厅还将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半导体、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港澳优势领域联合开展粤港澳联合资助计划,促进粤港澳在重大基础研究平台、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合作,布局建设重点领域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促进粤港澳科技资源共享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