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遭美国禁售 量产将受影响 福建晋华成下一个中兴?
本报记者 陈佳岚 李静报道
国内自主存储器厂商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晋华”)近日的处境十分被动。
美国商务部对福建晋华实施禁售令不到一周,美国时间11月1日,美国司法部长塞申斯便发表声明称,正式指控福建晋华与台湾半导体企业联华电子(以下简称“联电”)及联电3名高级主管共谋窃取美国美光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美光科技”)的商业机密,以协助这两家公司研发许多电脑处理器使用的DRAM晶片,估计价值达87.5亿美元。此外,美方还提起民事诉讼,申请禁制令阻止福建晋华与联电利用具争议商业机密所制造的产品输往美国。
此前的10月29日,美商务部网站公告称,以国家安全为由,将福建晋华列入无法从美国公司购买元件、软件和技术产品的实体名单,自次日起生效。随后,为福建晋华提供完成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技术开发的联电,也表态暂停为福建晋华提供研发活动。
《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多方了解,受此禁令,福建晋华在生产线量产时间将受到影响。对此,本报记者亦多次联系福建晋华,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其回应。
专利纠纷导火索
对于被禁的理由,美国商务部称,“福建晋华即将完成DRAM的量产,该技术可能源自美国,且将威胁到为美国军方提供此类芯片的供应商的生存。”
从美国商务部声明中,记者了解到福建晋华即将获得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集成电路的大规模生产能力。而美国公司也生产这些芯片,并供应给美国军方。一旦福建晋华的产能提升,这家中国公司可能向市场大量供应廉价芯片,美国芯片制造商会有破产的可能,军方将失去一个来自美国的产品供应商。业内看来,美国指的美国军方芯片供应商即美光科技,福建晋华崛起后,美光科技将最先受到威胁。
福建晋华是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泉州和晋江市政府在2016年共同出资设立的存储芯片制造商,是我国“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产能布局规划中的企业。此前,福建晋华与中国台湾的联华电子达成技术合作,主要生产DRAM芯片(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
目前的DRAM存储芯片领域,三星、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巨头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美光科技的份额为23%。根据集邦资讯的研究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数据,美光科技是仅次于三星(份额45%)、SK海力士(份额28%)的全世界第三大DRAM(内存)供应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DRAM芯片进口国。而福建晋华正是希望在DRAM芯片领域实现国产芯片的突围。目前,福建晋华的一期芯片工程总投资370亿元,公开报道称已在2018年9月正式投产。
有观点认为,此次禁令的爆发与福建晋华和美光科技近一年的恩怨情仇或有瓜葛。
2017年12月,美光科技在美国加州联邦法庭起诉福建晋华与联电,称联电通过美光科技台湾地区员工窃取其知识产权,包括存储芯片的关键技术,并交由福建晋华。上述案例还没宣判时,福建晋华和联电于2018年1月在福建省福州中院起诉美光科技侵犯其知识产权。7月份,福州中院判定美光科技26种芯片产品暂时在中国大陆禁售。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大陆是美光科技的最大市场,贡献了超过半数的销售额,或许这个禁售判决成为导火索,引出了美光科技在上海和西安的裁员,进而与美国政府沟通,出台了针对福建晋华的禁令。
在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的背景下,中国科技行业早已被美国关注到。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何晓宁认为,在上述背景下,美国希望找一个借口来对中国进行制裁,也一直想对中国半导体进行限制,而福建晋华和美光科技的矛盾升级恰巧给美国提供了口实。
量产时间受影响
按照此前规划,福建晋华的一期芯片工程投产后月产能将达到6万片12英寸晶圆,并且马上就要进入量产阶段。
上述半导体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集成电路产能一旦投产便不能停下来,此前晋华购买的设备已开始运作,但是设备运作所需材料的持续供应意味着非美系材料是否足够让整个厂正常运作,这是福建晋华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所在。
该半导体分析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材料或许可以替代,但是更换材料都会影响到制程良品率。“如果使用的材料发生变化,生产设备有些参数要重新调整,进而会影响到量产。”此外,该人士还表示,如果美系设备采购、装机不到位,那订单采购将改为非美系厂商,但非美系厂商的设备或许还会影响到材料的选择和供应。
11月1日,本报记者来到位于晋江市国际企业大道的福建晋华公司,从接近福建晋华人士处了解到,福建晋华工厂仍在运作,但美方企业的产品已经禁售,与福建晋华合作的美国设备厂商也已经撤出,已经停止对晋华提供协助生产,目前,已经装机的设备也无法享受维修服务了。
与美系厂商有合作的别国企业也在考虑是否要继续与福建晋华合作。
“有几个关键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企业手里,他如果不卖你的话,我们就做不下去了。”一家为福建晋华提供设备的日系企业技术人员表示,对于未来的产品是否还要将产品设备卖给福建晋华,他们也在观望美方最终的决定。
屋漏偏逢连夜雨,福建晋华的盟友台湾半导体企业联华电子(以下简称“联电”)也声称暂停为福建晋华提供开发技术支持。
此前,福建晋华选择了与联电技术合作进入存储器市场,由福建晋华出资,委托联电开发 DRAM 相关技术。联电媒体联络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关于福建晋华近期的发展情况,联华电子将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与法规,并暂停此前从(台湾)当局获得的联合开发项目正式批准,已为福建晋华所进行的研发活动,直至获相关部门批准再恢复。
芯片国产化仍有距离
对于如何应对,福建晋华方面尚未回复本报记者,但顾文军认为,当下福建晋华必须要和美光科技谈判,寻求和解乃至合作,寻找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方案。
“当下,福建晋华离不开美国供应链,美光科技也离不开中国大陆市场。”顾文军认为,之前在相关部门展开的针对存储器产业的垄断调查中,美光科技也“备受关注”,为此美光科技也需要和中国方面深入沟通。
半导体专家莫大(博客,微博)康表示,中国半导体企业还是依赖进口材料,所以现阶段材料、设备国产化仍有距离。
“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美国商务部的做法我们当然不认同。事已至此,该事件对产业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顾文军认为,半导体是全球化的产业,中国又是当下自由贸易、开放合作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倡导者,无论在国内还是全球,我们的企业首先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合规合法,不给他人可乘之机。
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何晓宁也认为,在我国半导体受制约又落后的情况下,我们更应以和为贵,韬光养晦、谨言慎行,遵规守法,专业务实。
“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定要重视起来,一方面做好专利的积累,另一方面注重专利的来源和覆盖范围,还有产业链上专利布局要完整。美国的动向在变,企业在设备拓展、业务拓展方面应尽量减少对美系企业的依赖。”何晓宁认为,半导体行业技术难度大,需要一定的环境、技术和积累。他建议未来各地政府在投资产业时也要慎重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