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贺建奎现身基因国际峰会!其办公室名牌已被南科大拿下,专家称“失败几率很高”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6:41:5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作者:阮润生 臧晓松 梅双 11月28日,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召开的第二天,因基因编辑婴儿而引发巨大争议的南科大副教授贺建奎现身。其上台后,首先道歉造成的影响;同时感谢南方科大,虽然后者对自
作者:阮润生 臧晓松 梅双

11月28日,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召开的第二天,因基因编辑婴儿而引发巨大争议的南科大副教授贺建奎现身。其上台后,首先道歉造成的影响;同时感谢南方科大,虽然后者对自己的研究并不知情。

按照原计划,贺建奎将出席今天上午11时30分开始的“人类胚胎编辑”分论坛并发表演讲,不过,会议组织方调整了议程,给贺建奎一个单独环节发言,并将参与环节讨论,但是不安排现场提问,需要书面提问。
都在等待贺建奎,其手机仍关机 都在等待贺建奎,其手机仍关机

e公司记者稍早时间注意到,今天会场加强了门禁安保,对于进入会场的每一位人员,门口都会反复检查是否为媒体记者,会议比计划延迟了10分钟开始。
今天上午,e公司记者拨打贺建奎手机,依然是关机状态。记者随后致电贺建奎团队媒体对接人陈远林,手机显示无法接通。 今天上午,e公司记者拨打贺建奎手机,依然是关机状态。记者随后致电贺建奎团队媒体对接人陈远林,手机显示无法接通。

e公司记者添加贺建奎微信号,其个性签名为:贺建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南方科技大学-瀚海基因-因合生物
贺建奎微信头像 贺建奎微信头像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后,和贺建奎关联的公司也陷入舆论漩涡。贺建奎身上的这些标签究竟意味着什么?e公司记者进行了逐一探访。

此外,业界对贺建奎的质疑仍在继续,有专家在接受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基因编辑婴儿存在很大风险,失败的几率相当高。

记者实探:贺建奎办公室名牌已被南科大拿下

昨日,有媒体在“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研究室官网”发现了参与试验志愿者的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显示,项目经费来自南方科技大学。

今日上午,e公司记者与南方科技大学宣传部取得联系,对方回应称:“那个网站不是我们的官网,与南科大没有任何关系。”

e公司记者此前到南方科技大学采访时,贺建奎的办公室门口还贴着瀚海基因(贺建奎系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相关技术被Nature子刊报道的海报,办公室窗口挂着贺建奎的名牌。记者28日注意到,目前贺建奎的名牌已经被拿下,门口也被白纸贴上了提示,“请勿进入,后果自负”,并加盖了“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的公章。

瀚海基因: 公司基因测序仪尚未取得相关许可证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横空出世”消息,让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深陷舆论漩涡。有网友同时质疑该公司推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第一台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实际上技术来源于美国

e公司记者27日前往该公司采访时,一位技术骨干回应说:

该测序仪技术原理来自美国,公司的首席顾问斯蒂文·库克系贺建奎在美国留学时的导师,该技术负责人强调,此前公司宣传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问题。

e公司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19日,该公司宣布完成2.18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同晟资本领投,希夷资产等五家机构参与跟投。该公司官网称,“基因测序产业是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据悉,本次为瀚海基因的第四轮融资,“以前的几轮融资金额,肯定没有这次多。”该技术骨干表示。

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是临床检测的仪器设备,必须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否则涉嫌误导性宣传。对此该公司技术骨干回应:目前确实没有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预计获得相关许可并正式投入市场仍需数年时间,目前则只能提供给企业或者科研单位,用于纯科研用途,还不能销售给医院。

该技术骨干同时称,基因编辑婴儿项目与瀚海基因没有任何关系,他也是在媒体报道后才知道的,“现在公司正常工作都受影响了。”
因合生物:否认与基因编辑婴儿项目有关 因合生物:否认与基因编辑婴儿项目有关

天眼查显示,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因合医学检验实验室法人均为贺建奎。

11月27日中午,因合生物公司总经理陈鹏向e公司记者表示,贺建奎是公司法人、董事长,但他并不参与公司的实际运营管理,公司是从事癌症早期检测项目,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实际上上完全独立运营,与基因编辑婴儿项目没有任何关系,事前也完全不知情。


11月26日,有消息称,一对基因编辑婴儿露露和娜娜已于11月诞生,因基因经过修改,这对双胞胎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各关联方纷纷表态,撇清与贺建奎及其团队的关系。11月2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表示,已要求广东卫健委调查核实“基因编辑婴儿”。11月27日晚间,科技部发声:本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

e公司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对此事的看法: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对e公司记者表示:“婴儿无辜,谈不上处理,充其量只能对其从医学上长期跟踪。对有关责任人,鉴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缺少对法律责任的规定,难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处理,《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虽规定了责任,但不过是警告、批评、处分。若按非法行医追究刑责,争议很大。昨天有说有伪造文件印章行为,对此则可课以治安处罚乃至追究刑事责任”。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国强

“从伦理角度来讲,只有前期相关技术非常成熟了,才可以在人身上应用,”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国强向e公司记者表示,目前这项技术并不成熟,现在连在动物身上做实验都做得不好,“经常是修改这个基因时,不小心把别的基因也修改了,就会引起了别的问题,所以说风险是高度存在的。”

“目前使用其他技术也可以得到健康的婴儿,不需要用这种高度危险的技术。” 陈国强特别强调说,“使用这种技术可能成功、会轰动一时,但是失败的几率是很高很高的,是比较不负责任的。”

事件进展

11月26日下午 贺建奎声称他已经促进全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

11月26日下午 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表示,该项目不是在医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医院出生的

11月26日下午 南方科技大学发表声明:贺建奎副教授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学校对其在校外的行为并不知情并将组成独立委员会深入调查

11月26日晚上 深圳卫计委称,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

11月26日晚上 122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该行为

11月26日晚上 国家卫健委发声: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11月26日晚上 深圳卫生部门前往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调查,目前尚无调查结果公布

11月27日上午 全球100多位华人艾滋病研究专家联合签署声明,反对贺建奎所进行的“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临床试验

11月27日上午 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在香港举行,贺建奎尚未按原计划现身

11月27日中午 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总经理程珍表示,怀疑贺奎报告作假,已向警方报案。

11月27日晚上 科技部发声:本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e公司官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