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7:02:4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如果不能在源头上遏制住腐败的苗头,那么阿里巴巴不仅仅要面对四十大盗,甚至是四百大盗、四千大盗都有可能。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铁马···芝麻开门!这是童话《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如果不能在源头上遏制住腐败的苗头,那么阿里巴巴不仅仅要面对四十大盗,甚至是四百大盗、四千大盗都有可能。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铁马

···

芝麻开门!

这是童话《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打开财富宝库的咒语。

虽然马云创办阿里,打开了互联网这个财富宝库,但和童话故事的情节一样,阿里巴巴还是要和企业内“监守自盗”的“四十大盗”作斗争。

1.

/ 是流年不利还是事在人为?/

昨天,阿里文娱大优酷总裁杨伟东被带走的消息,被刷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不仅因为他是阿里高管,还因为阿里文娱板块老大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惨淡收场。


从当年的刘春宁、卢梵溪、孔奇再到杨伟东,很多人都说阿里文娱的高层是一张魔鬼的床,谁上谁倒霉。 从当年的刘春宁、卢梵溪、孔奇再到杨伟东,很多人都说阿里文娱的高层是一张魔鬼的床,谁上谁倒霉。

且就目前公开披露阿里内部下课的6名高管中,4个人都是出自文娱板块。

甚至还有人把阿里大文娱轮值总裁评价为:

可以和“韩国总统”一较高下,到底谁是世界上最“倒霉”的职位?

一个月前,就有媒体曝出杨伟东涉经济问题出事的消息,但是有声音称,如此高位的高管涉案,阿里方面应该会低调处理。

不过这些人错估了互联网大佬们对内部职务贪腐问题的容忍度。

这次阿里方面的态度,有一位电视剧中的人物为我们诠释了: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自家人。”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自家人。”

不是阿里自己打脸,而是民营企业也逐渐成为了“贪腐”的高发地。

之前我们对互联网企业的“贪腐”情况不是很了解,总觉得国企、政府机关是“老虎”的多发地,没想到民营企业中,也有这么多“野生虎”。

2.

/ 为何偏偏在文娱?/

纵观多年来阿里的发展,文娱确实是阿里系中最“流年不利”的产业,也是那个最扶不起来的阿斗之一。

为什么阿里大文娱的高管接连落马?这是自杨伟东出事后外界的一致疑问。

简而言之,因为阿里大文娱大,而不强。

阿里大文娱大不大?

大!它名声大、体量大、背靠阿里资金充足、涵盖的业务范围广、资源也广。

但是和爱奇艺这种专注文娱的公司相比,阿里做大文娱的根基不算厚。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大文娱旗下的各个板块,包括核心战略业务,基本都是阿里大手一挥,撒钱买来的。

通过“钱”的力量,确实可以短时间内让别人改口管你叫爸爸,但是“抱来”的孩子,可能真的和你不亲,毕竟你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阿里的“干儿子”优酷就是一个例子。

这还要从优酷的历史讲起,当年视频这片地界上,最大的“顽主”叫做土豆,土豆的老大王微本来准备带着土豆去纳斯达克上市。


没想到老婆要和他闹离婚,问他要钱还不算,还要土豆38%的股份。(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这场离婚案,王宝强离婚和他们相比都弱爆了。) 没想到老婆要和他闹离婚,问他要钱还不算,还要土豆38%的股份。(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这场离婚案,王宝强离婚和他们相比都弱爆了。)

离婚官司扯皮了一年,延误了土豆上市的好时机,已经让“优酷”这厮抢占了先机。

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王微一气之下,把自己的股份都卖给了优酷,自己去环游世界了。

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优酷土豆合并”事件。

统帅都走了,后来优酷土豆中的土豆系高层也纷纷离职,此刻,轮到了主人公杨伟东粉墨登场。

2011年,杨伟东的老东家诺基亚开始走下坡路,他开始了在外创业,和胡海泉一起折腾了两年后,优酷的古永锵邀请他加入优酷土豆,很多人说他当时其实就是奉命去整合土豆的“钦差大臣”。

几年后,“钦差”不仅上位接替古永锵的“一品大员”,还变成了阿里的“当朝首辅”之一。

据说当年杨伟东被上司带去见马云,马云说:

“不管组织架构怎么变,阿里巴巴对于文娱的投入和坚持不会变。 ”

这句话或许也是后来阿里大文娱板块接连爆雷的原因。

娱乐圈的钱好赚,谁都知道,特别是优酷这种金主,身后的阿里巴巴持续投钱。

杨伟东便在娱乐圈拥有了和金钱相当的权力,他的“贪念”也就在这片土地肆意的滋长。

据披露,杨伟东此次涉嫌贪腐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优酷于2018年推出的“这就是”系列综艺,主要是关于综艺项目的收支问题。


就拿《这就是街舞》来说吧,里面每一个选手的选拔,除了选手本人的努力外,都与其背后经纪公司的运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就拿《这就是街舞》来说吧,里面每一个选手的选拔,除了选手本人的努力外,都与其背后经纪公司的运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会不会有经纪公司为了自己的选手而向杨伟东“表示”?

会不会因为节目的制作费用被他擅自挪用?

甚至还有知情人士昨天向媒体爆料:

杨伟东出事是早晚的,早在杨伟东任诺基亚大中国区市场营销总监时,就曾经与供应商关系密切,输送过不少项目。

3.

/ 那些互联网界的“朝阳群众” /

另外,在阿里方面的披露中,还有一点值得玩味,那就是:这次杨伟东“涉嫌贪腐”是被人举报后才发现的,而不是通过正常的“内审机制”发现的。

铁马又梳理一下最近其他大厂的贪腐事件,发现80%都是经人举报后才着手调查。

要知道,阿里为了反腐,那可是下了血本,甚至在今年聘请了杭州曾经的天才刑警邵晓锋作为企业的首席风险官。但是为什么企业内部的贪腐现象还要经人举报呢?

一位在做了十余年审计老注会对铁马说:

虽然审计法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审机制,但是许多公司的内审部门相当于“摆设”。

甚至有人向他吐槽,从会计师事务所跳槽到了企业做内审,每天其实都在给离职人员写报告,事实上“闲的一X”。

以阿里为例,在阿里内部履行监督反腐职能的,除了廉正合规部里的十多人,还有分散在各家子公司的大约十多名人员,总共不到40人。但他们的监督对象却是企业10万人的全覆盖,覆盖率1:2500,这个比例...有点尴尬。

铁马了解到,民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基本都是个人,或者是“几大巨头”,公司的发展方向也是按照他们的想法来执行。

负责内审的经理虽然要保持独立性进行内部审计与监督,但是也只能面向基层,对于高管,确实没什么约束力。

许多公司负责内审的经理就是和审计对接,然后平时再去各个子公司转转,对企业内部真正的审查,聊胜于无。

针对民营企业贪腐问题,一位某律所的合伙人也对铁马说:

目前,民营企业所谓的贪腐情况,在司法解释中其实他们犯的是——职务侵占罪,而非普通民众所理解的“贪污罪”。

也就是前一段时间,王宝强的前经纪人宋喆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的那个罪名。


这两个罪名背后犯罪的主体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则是国家工作人员。

另外,职务侵占罪的最高法定刑只有十五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再加上上市公司为了保全自己的股价和市场声誉,往往会“家丑不外扬”,这也就造成了民营企业的工作人员普遍对“腐败”现象的忽视。

不过再这样忽视下去,怕是隐患重重啊...

4.

/ 写在最后 /

铁马回想起两年前有这样一件事:

2016年中秋节前夕,阿里内部展开抢月饼活动,四名程序员使用脚本,多刷了124盒月饼。

事发后,阿里巴巴集团以其行为不符合公司的“价值观”为由,对上述员工作出了劝退的决定。

铁马记得,当时这件事在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掀起了骂战,争论此事如此小题大做是否应该?

但是现在看来,“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如果不能在源头上遏制住腐败的苗头,那么阿里巴巴不仅仅要面对四十大盗,甚至是四百大盗、四千大盗都有可能。

所以,“苍蝇老虎一起打”在民营企业中,任重而道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八卦女频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