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苹果闪崩连累供应商股价探底消费电子产业链或迎寒冬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8:31:4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本报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苹果公司下调第一财季营收展望的消息震惊了A股市场。1月3日,A股苹果产业链“绿意盎然”。申万电子行业跌1.86%,东山精密(002384,股吧)(002384.SZ)闪崩跌停

本报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苹果公司下调第一财季营收展望的消息震惊了A股市场。

1月3日,A股苹果产业链“绿意盎然”。申万电子行业跌1.86%,东山精密(002384,股吧)(002384.SZ)闪崩跌停,一机构席位卖出近7300万元,信维通信(300136,股吧)(300136.SZ)、百邦科技(300736.SZ)、欧菲科技(002456.SZ)等下挫逾5%,领跌苹果概念股。

“2018年四季度新品销售不达预期,另外苹果在供应链上的砍单现象比较严重,上游零部件、模组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相关概念股的下跌压力从四季度开始已经释放了一些,但是昨天苹果修正营收展望后,悲观预期进一步坐实,引发了市场第二次探底。”1月3日,华南一家中型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苹果产业链估值承压

“公司内部测算2018年苹果对营收影响不会超过两个百分点”、“目前苹果的订单还没有影响,未来是否会砍单,还不好评估”,立讯精密(002475,股吧)和信维通信分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

1月3日,记者致电了多家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询问苹果下调业绩预期的影响,但得到的表态均是“目前还无法评估苹果下调营收预期对公司的影响”。

相比于上市公司的“模糊”回应,A股市场的反应颇为“干脆”。

据统计,2018年苹果公司公布的200家供应商中,有85家在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其中内地有27家。自去年四季度苹果手机销量不及预期以来,市场便一片“唱衰”苹果产业链之声。

Wind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以来,蓝思科技(300433,股吧)、欧菲科技、长园集团(600525,股吧)、信维通信等12家苹果概念股股价跌幅在20%以上。

其中,部分苹果产业链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也出现下滑迹象。

2018年1-9月,主攻触控防护玻璃面板的苹果产业链明星企业蓝思科技扣非净利润下降109.72%,从事苹果手机售后服务的百邦科技扣非净利润遭腰斩,长盈精密(300115,股吧)、歌尔股份等电子元器件公司净利润也大幅下滑……

“一方面是宏观经济下行,全球智能手机需求下滑;另一方面,国产手机的崛起,尤其是华为四季度出货量增长非常好,引发了智能手机格局上的变化,对苹果潜在客户造成分流,叠加贸易摩擦预期,市场对于苹果产业链普遍不怎么看好。”沪上一家大型私募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而近期苹果调低业绩预期,对本就脆弱的苹果产业链个股带来重重一击,引发股市大幅震动。

“从产品层面,消费电子零部件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随着行业景气度下行,一些小公司会慢慢被洗出局。不过,预测2019年不会很难,虽然目前智能手机规模见顶,但每年的更新换代还有一定的存量规模,不至于一路往下走。”上述私募机构人士指出。

“自救”路径

面对苹果销量走低的风险,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将采取何种措施“自救”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是要依托5G的新技术,提前布局5G换机机会;二是收缩扩张脚步,尽可能根据客户需求做。战略层面看,贸易摩擦因素没有完全解除,而且中国制造成本并不低,很多公司着眼海外建工厂,比如越南印度,开始逐步把一部分代工业务海外转移,尽可能将贸易摩擦影响降到最低。”上述分析师对转型方向建议道。

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采访发现,上市公司对于苹果产业的潜在危机并非没有警觉,目前已经有不少上市公司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其中“降低对大客户苹果的依赖,开辟安卓客户和新的产品类别”成为了最为常见的“自救”路径。

“除了苹果之外,我们最近已取得华为终端及vivo的供应商认证资格,正式开始向华为终端供货。另外,我们传统的工业电子业务、通讯业务等也颇具规模,所以公司并不担心苹果销量下滑的影响。”1月3日,中石科技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信维通信证券部人士也指出:“目前我们的客户涵盖了华为、小米、ov等产品,市场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欧美系的不好,国内品牌就会兴起,今年国内品牌做得挺好的。”

另外,开拓汽车、智能家居等高端制造领域也成为各大A股上市公司布局的重心。

其中,中石科技将公司产品应用领域逐步扩大至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新兴行业;信维通讯的射频元器件也陆续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等新兴消费领域,并与上汽集团(600104,股吧)开展合作。

欧菲科技证券部人士对记者直言:“我们很早就观察到手机业务更新换代特别快,智能手机进入存量时代,所以我们新开辟了智能汽车业务,相比于手机而言周期更强,一个车型可以卖很长时间,而且市场空间也比较大,弥补手机产业风险,作为长期稳定的业务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除了手机之外,其他智能电子终端的出货量较为有限,不足以支撑企业完全转型。

“从体量上讲,智能家居、汽车的交易比较稳定,确实有很多公司在布局,但是目前这些行业还存在一定的瓶颈,我们还没有看到量级增长,不能构成除了手机之外的主要业绩增长点。”上述分析师说道。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