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如今,互联网已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犹如人类无法离开的空气。而智能手机作为大家最为频繁接触的互联网连接器,也因此成为身体的联网“器官”,甚至于驾驶者在车内也因它而分心。而且车内使用手机,出现意外事件的例子屡见不鲜,这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车内网络焦虑和驾驶安全的矛盾,且一直未找到更好解决方案。基于用户这一痛点,比亚迪(002594)推出DiLink智能网联系统。
它的出现,不仅让驾驶员解放了手机,而是为人-车-生活-社会打造了一套更智能、更丰富的汽车应用生态。为验证抛开手机,我的生活依旧精彩。比亚迪在6月15日—17日,针对DiLink智能网联系统,进行一场“持续48小时、足不出车”的极限测试,验证它在车载场景下能否真正接管手机、无缝连接互联网的智能生态。
分“手”48小时挑战无手机生活
6月15日,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维信金科副总裁胡锰、著名观察家王冠雄以及当红人气女主播进入车内,共同挑战“不带手机”且“48小时足不出车”的极限测试,以验证DiLink智能网联系统能否在车内真正接管手机、无缝连接互联网智能生态。
据悉,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是比亚迪自2008年开始自主研发的网联系统,经过10年的更新换代,2018年比亚迪正式推出全新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标志着比亚迪进入智能网联的新时代。
有了强大的硬件作为后盾,即使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48小时足不出车便不是难事。因为,DiLink智能网联系统的职责之一就是接管所有智能手机的功能和操作,成为更符合车载场景需求下的互联网连接器。因为,“在车内取代手机”已经成为衡量智联网汽车体验是否合格的关键指标。
而且,它的出现不仅让给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互联网生态服务,更是化解了车内网络焦虑和驾驶安全的矛盾,为业内找到一条更加丰富的车内生活场景路径。
足不出车生活一样嗨翻天
经过48小时的“分手”,这些挑战者在足不出车的情况下,依靠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在车内K歌、叫外卖、看电影、玩游戏、视频工作会议等都能于“一屏”搞定,甚至结合比亚迪独有的VTOL移动电站技术,还可直接让车辆供电,点个海底捞上车,简直不要太嗨!
另外,DiLink系统能够自由安装市面上数以百万计的APP,充分满足用户全方位智能生活需求。同时,DiLink系统还能匹配用户使用手机APP的习惯,自动切换横屏竖屏。
事实证明,DiLink智能网联系统不仅能接管智能手机的全部功能和操作,自由连接互联网生态,全面满足日常生活、娱乐、社交、工作等需求,而且丝毫不降低体验品质。
成绩面前,比亚迪并没有止步不前。目前还在打造全价值链的车机生态,已经建立起面向全球的开发者平台,全面开放车辆的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联合全球顶级开发者为用户定制更多、更好玩的车机APP。
可以说,拥有无限互联网生态连接能力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能够为用户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移动座舱,让车辆任性演绎成移动KTV、移动工作间、移动影院等多元空间,也让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DiLink系统破解手机焦虑症
十年磨一剑,如今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已是基于智能硬件、车内网、云端通讯、信息融合、AI、大数据等技术和用户洞察一体,实现了“三大全球首创,一项行业领先”。
该系统包含Di平台、Di云、Di生态和Di开放四大能力平台。它让汽车不再是信息的“孤岛”与机器,而变成了会说、会看、会思考、高情商、高智商的出行“伙伴”。通过人-车-生活-社会的深度连接,不仅为C端用户、B端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同时打造更智能、更丰富的汽车应用生态,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省心。
目前,比亚迪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凭借全面开放的生态、自适应旋转悬浮Pad、OTA远程升级以及精准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能够在车内接管所有智能手机的功能与操作,不仅让用户不再为网络“失联”而焦虑,也避免驾驶中因分神操作手机而引发的安全风险。
在这次“分手48小时”的挑战中再次得以证明,比亚迪已为大家实现了一个触手可及的车内智能生活场景,并向外界传递了:“在车里替代智能手机”已成为衡量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