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张涛)生鲜,算得上是电商领域门槛最高的一个品类,因为它是对平台品质把控实力的综合考验。今年“6.18”大促期间,生鲜却成为京东最耀眼的品类之一。仅大促第一天,墨西哥牛油果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70%;苹果成交额同比增长近300%;小龙虾仅仅一小时就卖出了30万只……数据显示,在京东展开“6.18”大促的18天时间里,京东生鲜销售了485吨苹果、315吨樱桃、70吨鳕鱼、1200万枚鸡蛋、400万只黑虎虾、60万枚牛油果。
近日,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对外发布的《京东生鲜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自2013年以来,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增长率持续保持在50%以上,达到总体规模增速的八倍。另从京东平台发布的2017年至2018年各月生鲜活跃用户的占比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生鲜消费者已经逐渐形成了惯性购买。京东生鲜在短短的几年内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信赖,收获高成长,与其强大的供业链体系建设和品控体系建设密不可分。
作为“6.18”的主场,每年的“6.18”不仅仅是全民大促狂欢,也是京东集中秀实力的时刻。今年,开创了国内电商先河的种植创新项目---京东植物工厂在京东“6.18”期间也被秀了出来。
京东自建的植物工厂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日本技术太阳光和人工光结合型植物工厂,也是国内最大的可量产、商业用途的日本技术水培蔬菜工厂。进入京东植物工厂,中国商报记者立即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不同于国内常见的蔬菜温室大棚,京东植物工厂内一切都是可控的、标准化的,就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通过人工干预技术,植物工厂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可以常年保持在最适宜蔬菜生长的状态;进口自日本的净水设备可以彻底杜绝水体污染,再配合上“因菜制宜”的营养液,蔬菜无需使用农药和激素就可以茁长成长,营养远高于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在技术手段的加持下,工厂内的蔬菜产量是常规种植的三至四倍。与此同时,植物工厂非常环保,植物工厂培育蔬菜的耗水量极低,每颗蔬菜从种子到成菜仅需要500毫升的水,比一瓶矿泉水的量还要少,比常规种植节水90%以上;同时蔬菜所需的营养液也是循环使用,整个植物工厂接近零排放。
据悉,植物工厂的蔬菜作为京东生鲜自有品牌“京觅”的主打产品,在京东生鲜和七鲜超市同步销售。京东植物工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去年12月植物工厂刚刚投入使用时,只用了三个蔬菜品种,现在,已经发展到11个蔬菜品种,他们还在继续努力,拓展更多受当地消费者喜欢的蔬菜品种。
对于京东生鲜而言,这个位于北京郊区的植物工厂是其自建供应链的一个新案例。近年来,京东生鲜在供应链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起庞大而可靠的生鲜供应链体系,以确保对平台生鲜商品的品质和销售进行严格把控。
尼尔森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生鲜食品的新鲜度、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关注度较高。如何保障生鲜商品的品质,这对于各大生鲜平台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为此,京东生鲜全力拓展“全产业供应链”的解决方案,核心可归结为四大关键词“自产”“直采”“销售”“物流”。
在“自产”方面,从源头开始进行全方位监管。首先,京东从自身做起,自建种植和养殖基地。例如现代高效的植物工厂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其次,由于生鲜领域产品的地方区域性较强,有些南方的产品,难以通过自产力量培养,于是京东生鲜通过制定生鲜产品标准、甚至是投资参股等方式,与当地商家实现共建提升效率并有效控制产品品质。另外,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优质原产地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并联合世界各地农场,定期根据京东的生鲜输出标准,进行品质监控,目前已覆盖全球六大洲,多达40多处农场被认证。
在“直采”方面,京东生鲜在“原产地资源方”直接采购,这不但降低了采购成本,还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品质。与此同时,京东生鲜作为新产季生鲜产品首发平台,坚持买手全球直采,使消费者可以“轻松跨越山河大海”第一时间尝鲜。目前,京东生鲜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全球生鲜产品新产季首发平台之一。
在“销售”层面,通过京东生鲜、七鲜超市等实现全渠道、多业态模式,不断丰富用户购物场景,并通过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画像,提供个性化服务,给予消费者更好的购物体验。
在“物流”方面,京东冷链已在全国11个核心城市建立了18个全温层冷库,生鲜冷链配送覆盖全国300个城市,库内日均订单处理能力达到100万件,实现了生鲜产品的高品质输送,做好了保鲜的最后一环。“为了将更多至鲜美味更快地送达消费者手中,京东冷链今年继续打造产地生鲜专属解决方案,通过仓配一体化的智能冷链物流网络,从配送时效、覆盖范围、品质保障等多个维度进行创新升级,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最‘鲜’、最优的物流服务体验。” 京东7FRESH生鲜业务负责人唐诣深如是说。
“供应链是我们整个工作的核心。”唐诣深表示,供应链体系是京东生鲜业务持续增长的发动机。他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近年来,京东生鲜在供应链体系建设方面一直沿袭着一贯的战略深入推进,战略成果也在不同的阶段不断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