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 图虫
再见了,家乐福
对,没错!家乐福,卖了!
继年初收购万达百货之后,苏宁易购再次收购线下零售品牌。
6月23日,苏宁易购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苏宁易购将进一步完善全场景、全品类布局,增强在大快消品类的市场竞争力,为用户带来更场景化、更有价值的购物体验。
本次交易标的家乐福中国100%股份的估值为60亿元人民币。根据家乐福集团提供的未经审计的管理会计报表,家乐福中国2018年营业收入约为299.58亿元。
家乐福为什么要退出中国?
1995年,家乐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几年时间,就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以及四川、云南等地纷纷开店,2006年,家乐福在中国门店数就突破100家,而且每到一处,都相当火爆。
2009年,家乐福中国在华大卖场领导者地位,被大润发超过。
很快,家乐福在华门店数,也被长达半世纪的最大竞争对手沃尔玛超过。
此后的每一年,家乐福中国的业绩和利润都在倒退,每年以超过10%左右的幅度下跌,始终不见好转。
2017年,家乐福在中国的营业额是480亿人民币,净利润只有3200万人民币,按照营业额算,家乐福排在第七,落后于华润万家、大润发、沃尔玛等传统竞争对手,也落后于永辉超市(601933)这个新晋对手。
内部不思进取,家乐福节节退败
“最致命的因素还是内部的不思进取。”
张宏兵曾经是家乐福中国的一名高管,在这家公司就职十多年。
他在家乐福工作的时间,正好是家乐福在中国最为成功的十几年。内部也曾经发觉大卖场本身已经出现了问题,“但家乐福那时是处于躺着赚钱的阶段,没有人管那么多。不思进取,错失了几次转型的绝佳机会。”张宏兵说。
而在零售行业资深人士陈岳峰看来,也正是这种不思进取让家乐福本来建立却一直缺位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最终成为家乐福自救的阻碍。
2010年7月,家乐福西安小寨店关店。这是家乐福第一次关闭在中国的门店。
图片来源 / 界面新闻
如果把市场竞争视为一场游戏比赛,那么2010年前后家乐福还有续命时间。
当家乐福开始出现关店危机时,永辉超市才刚刚从福建扩张至北京,并步入资本市场。大红色的招牌,大润发大卖场的需求仍然旺盛,还没有显现出颓势。加之大润发在成本方面控制得不错,单店平均盈利能力高于沃尔玛和家乐福。
家乐福有充足的时间调整,但是它并没有付诸行动。
家乐福一个最大的短板在于供应链缺失。它没有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环节,所以没有自己的供应系统,家乐福的物流体系一直是由供货商将货品直接送达店面在大卖场的黄金时代,供应商处于相对弱势。但是家乐福并没有对优质上游企业进行并购或者参股而产生供应链协同。
2009年,家乐福的门店数量被大润发超越。
2010年,家乐福的销售额被沃尔玛超越。
2012年后,家乐福中国业绩和利润,开始进入到双下滑的阶段。
到了2016年,家乐福的单店业绩从2009年的2.35亿元滑落至2016年的1.58亿元。而大润发和沃尔玛的单店业绩分别为2.54亿元和1.75亿元。
很显然,家乐福落后了。
图片来源 / 界面新闻
家乐福为何在中国会失利?
图片来源 / 图虫
家乐福中国业绩的接连下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电商的冲击。从2010年开始,电商在中国快速发展,大大地打击了传统的超市行业。家乐福也曾试图还击。
① 建立电商:送货太慢、无价格优势
2013年,家乐福中国建立了电商“家乐福网上商城”,聚焦送货上门。
但是家乐福的送货太慢了,北京地区最快能次日送达,上海极少数区域能够享受3小时急速送达服务,而且,用户需购买129元才享受包邮,这与88元包邮的天猫超市和99元包邮的京东超市相比,时间、价格都已经输了。
② 布局便利店,没能阻止颓势
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省时、优质、注重服务的便利店兴起,瓜分了一部分大超市的市场,2015年,家乐福首先在上海推出 “Easy家乐福”便利店,用自己大卖场的地价成本优势,抢占社区便利店生意。
然而,从开出首家店到现在,“家乐福 Easy” 只有30家店。从2017年开始,凡是所有新开的门店,全部缩小自营卖场,同时扩大体验性业态占比,想要留住客户。这个方案去年实行了一年,依然没能阻止家乐福中国的颓势。
③供应链做得不足
在供应链上,家乐福也做得不足,它没有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环节,没有自己的供应系统,主要是由供货商将货品直接送达店面。
④ 积重难返:家乐福员工消极、价格高、
供货不足、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家乐福还面临员工消极怠工、产品价格偏高、与供应商关系僵化、供货不足、食品安全等问题。战略失误和各种问题频频出现,这些都使得家乐福积重难返,因此在中国的业绩连年下滑,不得不退出中国。
事实上,近几年家乐福在海外市场频频落败,先后退出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市场,不得不收缩战略把经营中心放在欧洲,主要是法国本土市场。
2018年世界五百强,家乐福排在第68位,营业额为912.763亿美元,纯利润是-5.986亿美元。和在全球营业不顺一样,家乐福在亚洲的情况也不乐观,
根据家乐福官网发布的财务报表数据显示,2012到2017年六年间,家乐福在亚洲地区的年销售额分别为72.18亿欧元,72.72亿欧元,70.56亿欧元,74.59亿欧元,68.81亿欧元及65.57亿欧元。
5年来,家乐福在亚洲区的销售额下降了6.6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52.07亿元。
苏宁加快布局大快消
收购80%的家乐福中国
家乐福中国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目前在国内开设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同时拥有约3000万会员。2018年,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接近300亿元,位居2018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超市/便利店)连锁百强前十。
苏宁易购最新的财报显示,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22.42亿元,同比增长25.44%;全渠道商品销售规模为869.26亿元,其中线上自营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40.87%。截至2019年3月底,苏宁易购拥有各类自营及加盟店面12329家.公告中,苏宁表示,公司通过收购家乐福中国能够进一步丰富公司智慧零售场景布局,加快大快消类目的发展,有利于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对于收购家乐福之后的整合动作,苏宁易购回复界面新闻称,本次收购家乐福中国,苏宁在锁定国内优质大型综合超市资源的同时,还将加速推进大快消品类扩展与专业化、精细化运营,更为旗下多种业态融合创新带来全新探索,打造数字化门店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全产品的运营能力。并且与苏宁全力打造的苏宁小店结合,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提高到家模式的效率并节约物流成本。同时,苏宁零售体系4亿会员及家乐福中国3000万忠实会员将形成有效互补,丰富苏宁现有的会员生态,从而提升用户价值。
拓展阅读:
外来大户全部“下嫁”了
2016年,沃尔玛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开始B2C。
2017年11月,阿里巴巴224亿港币拿下中国市场业绩排名第一位的大润发,直接和间接持有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集团36.16%的股份。
现在,家乐福中国引进了腾讯和永辉的战略投资。
至此,中国市场曾经排名前三名的大卖场已经全部委身于互联网公司。
进入中国22年,家乐福用10年时间突破100家门店,成为了中国市场大卖场冠军,更是一度成为中国实体零售业的领导品牌和学习标杆。
当年,如果一个人有家乐福的工作经历,那将为其简历增加浓墨重彩的一大笔,“世界500强”,很多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会去家乐福挖角。
现在,这些“外来户”都希望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能够给自己带来新鲜血液。
因为无一例外,这些曾经在中国形象无比高大的“外来户”在电商、互联网+零售以及越来越多竞争对手的冲击下,已经呈现下滑趋势。
加上近年来,许多外国零售商从中国市场溃败并全面退出,危机感远远大于新机遇带来的期待。
躺着赚钱的时代已过
曾经在消费者口中,去“家乐福”和“沃尔玛”这样国外来的大超市shopping,都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东西多,品种齐全,价格也不比外边高。
所以早期,家乐福在中国开一家火一家,新开业的门店总会因为开业酬宾被挤爆。
那时候的家乐福和沃尔玛两个国外来的大明星,凭借其在中国市场表现出来的新颖购物形式,完全可以用“躺着赚钱”来形容了。
2008年之后,家乐福在中国开始诸事不利。
2008年4月,北京奥运圣火在法国巴黎传递时受阻,来自法国的家乐福遭到了国内民众的一度抵制。
2009年,家乐福被大润发超越,不久之后,其在华门店数量又被沃尔玛超越。
3年后,家乐福中国的业绩和利润开始双下滑。
进入2014年之后,家乐福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落后于高鑫零售、沃尔玛和华润万家,仅列第四位,并且还在下滑,到2016年末只有3%。
而大润发、沃尔玛、永辉的占有率却依然处于上升态势。
业绩持续下滑。2017年,家乐福中国业绩下滑了5%,是家乐福全球业绩表现最差的市场。
家乐福中国的一些股权持有方也早已开始出售家乐福股权。
2011年,统一出售家乐福天津、重庆和广州三地的股权。
2016年5月,天津劝业(600821)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公司参股子公司天津劝业家乐福超市有限公司35%股权。
2016年11月16日,辽宁成大(600739)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4.2亿元出售其持有的家乐福全部股权,其中包括沈阳家乐福35%、大连家乐福35%、长春家乐福25%、哈尔滨家乐福17%、杭州家乐福20%以及宁波家乐福20%的股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投行俱乐部。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