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组织举办的“5G商用与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四家运营商代表,华为、徐工信息、航天云网、海尔、腾讯、英特尔、中科院沈自所、和利时等行业及科研机构代表,以及新华社、人民网(603000)、科技日报、中国工业报、人民邮电报等27家媒体代表参会。
会议分为研讨主题背景介绍、与会专家观点分享、交流讨论及媒体互动、研讨总结四个阶段。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徐晓兰院长以“工业互联网:5G商用的主战场”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徐晓兰详细阐释了5G网络下的全球工业互联网应用现状,科学研判了我国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并着重提出了如何加快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商用部署的具体建议。
在会议的观点分享环节中,获得我国第一批5G商用牌照的四家运营商代表、行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豫蓉作了题为“探索5G新能力,赋能工业互联网”的演讲。陈豫蓉认为,5G发展速度超出预期,随着进入5G商用元年,智慧能源(600869)、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行业因潜在市场空间大、行业革新驱动力大、5G通信诉求强等因素,成为5G服务发展的重点行业。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唐雄燕围绕中国联通的5G工业互联网研发、试验与产业合作工作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介绍,并分享了中国联通在汽车制造、智能工厂、智能港口等领域的5G应用探索。
中国电信政企事业部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张东作了“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的演讲。张东认为,5G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对网络的多种需求,并会推进工业网络智能化升级,它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引擎。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技术发展研究处副处长杨旭表示,作为电信行业的后来者,中国广电会积极在5G赋能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研究和探索。他认为5G与4K、8K、VR/AR等技术相结合,在高清、超高清视听服务领域会率先带来创新发展。
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毅明基于和利时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案例,详细阐述了5G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他表示,5G技术能够克服传输可靠性差、设备抗扰度低、功耗较高等当前无线传输在工业应用的障碍。
华为5G产业发展部部长、5G产品线副总裁杜叶青表示,5G技术正加速到来,服务更广阔的领域。在5G进入跨行业领域时,在行业理解、语言对齐、标准和解决方案差距识别及补齐等方面都需要社会各界密切合作。
腾讯云工业云总经理李向前以“云上工业,智汇制造”为题,详细介绍了工业领域里的腾讯方案。李向前认为,在新形势下,制造行业迫切希望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视野,找出能较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如制造流程的升级、产品升级、营销的升级,以及整体效率的提升等。
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石恒基于海尔COSMOPlat与5G结合,从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与生态创新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COSMOPlat平台在进一步推进5G在产业的实际落地中的先行努力,以及海尔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航天云网副总经理、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祝守宇介绍了航天云网工业互联网近期工作。他表示,航天云网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资源共享、能力协同、数据互通的能力建设,在构建中央企业“协同+融合”发展新模式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将在工联院的指导下,加快构建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
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启亮认为,5G与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为制造业带来新的变革,包括连接方式升级、数据交互升级、服务模式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他表示徐工信息将持续推进AI、5G、工业安全等技术与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发展,以场景为核心为客户创造价值。
英特尔技术政策和标准高级总监邹宁首先重点讲解了网络云化转型、边缘计算等发展趋势,以及英特尔在智慧零售、车联网、智慧工厂等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应用的实践,进而指出了针对工业互联网应用5G频谱的分配,网络运营模式建设,5G如何深入融合工业互联网应用,如何建立良性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互通机制等长效发展挑战并提出了建议。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室主任曾鹏作了题为“5G在智能制造中应用的需求与挑战”的演讲。他认为,未来生产模式对网络的灵活性有着极高的要求,5G的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使得高灵活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可能,是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重要技术基础。
在媒体互动环节,代表们围绕5G商用与赋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5G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深入交流。
最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书记刘爱民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并表示工联院非常愿意与各界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会议在友好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