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小鸣单车欠债逾4500万12.5万人的押金还能退回来吗-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8 07:03:3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繁华落尽,小鸣单车留下一地鸡毛。据最新消息,进入破产程序的小鸣单车欠债超过4500万元,其中包括12.52万人约2500万元的押金。曾经共享单车“泛滥成灾”,如今还在艰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繁华落尽,小鸣单车留下一地鸡毛。据最新消息,进入破产程序的小鸣单车欠债超过4500万元,其中包括12.52万人约2500万元的押金。

曾经共享单车“泛滥成灾”,如今还在艰难生存的企业还剩几家? 中国商网 马文博/摄

负债累累

7月1日晚,微信公众号“小鸣单车破产工作信息”发布了关于小鸣单车债权表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小鸣单车运营主体,以下简称“悦骑公司”)管理人已对债权人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核确认,并编制职工债权审核确认表、用户债权审核确认表以及普通债权审核确认表。

昨日,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公告显示,从债权确认基本情况来看,悦骑公司有115名职工债权人,所欠的职工工资及补偿金总额为159.75万元,其中工资为82.30万元,经济补偿金为77.45万元,性质为职工债权。公司管理人已三次开放债权申报平台供用户进行债权申报,并确认约12.52万名小鸣单车注册用户申报的债权,债权总额为2512.49万元,性质属于普通债权。公司管理人确认30名普通债权人的债权总额约为1921.24万元,性质属于普通债权。有消息称,上述30名普通债权人持有的总额1921.24万元债权,大部分是小鸣单车供应商申报的。

此外,公告显示,一名普通债权人向公司管理人申报了债权,但因属于补充申报,公司管理人未向债权人公布其审核确认结果,故暂不列入债权表进行公示。另有五名存在关联关系的申报人向公司管理人申报了债权,因正在进行或拟提起诉讼,公司管理人尚未进行实质性审查。截至目前,小鸣单车经申报确认的员工、用户及供应商等债务累计达4584.48万元。

记者了解到,2016年7月悦骑公司成立,创始人为原宅米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金超慧,核心团队来自滴滴出行和Uber。但好景不长,公司在成立一年后便出现问题。2017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陷入资金困局,并有小鸣单车用户反映押金难退问题,引发用户退押金潮爆发。同年11月,小鸣单车CEO离职,大量员工被裁,实际控制人失联。

2018年3月22日,针对小鸣单车拖欠消费者押金、资金账户管理不规范等系列问题,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向广州中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这是共享单车公益诉讼全国第一案。广州市中级法院经审查认为,悦骑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事实清楚,符合破产受理条件。

2018年5月,广东消委会发布消息称,悦骑公司已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随即该公司公开道歉,称由于经营经验有限,公司在经营管理、商业决策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致使公司目前无法解决用户申退押金的问题,导致广大消费者利益受损,同时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广州市中级法院则表示,用户可以申报成为小鸣单车的债权人。

根据公开资料,在短短的一年经营时间里,小鸣单车先后在广州、上海等十余个城市累计投放了约43万辆共享单车,用户数量累计超400万。小鸣单车的押金收取标准为每人199元,这样算下来,该公司累计收取的用户押金约达8亿元。

从狂欢到崩塌

与小鸣单车相似,近期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ofo。去年年底,ofo的押金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少用户反映ofo退押金难,在申请退押金多天后仍未收到退款。今年6月17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ofo被供应商天津富士达追债2.5亿元,但ofo运营主体名下已无可供执行财产。裁定书显示,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已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被执行人依法报告了财产:名下无房产、无土地使用权、无对外投资、无车辆,银行账户也已被其他法院冻结或账户无余额。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专题研究》显示,随着共享单车企业推行无门免槛押金模式,共享单车企业的盈利模式已由此前依托押金和骑行费变为依靠骑行费和广告费获取利润,但此前部分企业运营过程中押金难退的问题对用户仍造成较大影响。

2016年被称为共享单车元年,但是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多家企业被指出存在经营问题。除了小鸣单车外,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酷骑、小蓝单车等都陆续黯然离场。

随着“资本热潮”褪去,共享单车企业迎来了巨大挑战。今年以来,多家共享单车平台先后上调用车价格,调价覆盖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而这轮集体涨价的背后是共享单车企业盈利难的困局。在经过资本狂欢和野蛮生长后,共享单车行业逐渐遇冷,曾经疯狂铺量、靠补贴打价格战的共享单车企业如今也已趋于理性。有业内人士表示,共享单车用车涨价仅仅是一种权宜之策,如果不能改变运营模式,企业的营收结构也不会从本质上发生变化。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